方干
【注释】 ①李员外:指唐代诗人李绅。李绅曾官至宰相,后因事被贬为江州刺史,不久又调任睦州司马。 ②上界:天上。群仙:神仙。谪仙:李白自称其诗才高超,人称“谪仙”,此处借指李绅。 ③紫禁:皇宫的正门,此代指皇帝。青天:喻指朝廷,此亦借指皇帝。 ④笙歌怨咽当离席:离开宴席时笙歌悲切。怨咽:悲切哀伤。 ⑤更漏:古代计时用具,以铜壶滴漏来报时,此代指时间。丁东:即丁冬,铜壶滴水的声音。在画船:留在船上。
题越州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 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 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 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注释: 清邃的树林,亭台楼阁,指指点点,开得如此清新秀丽,仿佛是天台山上的景色。 坐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手执蕉叶书写诗句,陶醉在酒花飘落的美景之中。 白色的鸟儿不再返回那山里,红艳的鱼群经常从镜子中出现。 我常年在这里做诗,早起寻找你的身影,黄昏时分回来。
【注释】 1.越中:泛指越地。 2.郭中云吐啼猿寺:郭中,指越州(今绍兴)城内外。啼猿寺,即南禅寺,位于越城西郭门。 3.山上花藏调角城:山上,指会稽山。调角城,即调角楼,在会稽山之巅。 4.香起荷湾停棹饮:香起,荷花盛开时散发出的清香。 5.丝垂柳陌约鞭行:柳陌,指越州城内外柳树成行的街道。约鞭行,意指在柳树成行的道路上骑马而行。 6.镜中新发生:比喻人的青春焕发,容光焕发。 【赏析】
雪中寄殷道士 大片纷纷小片轻,雨和风击更纵横。 园林入夜寒光动,窗户凌晨湿气生。 蔽野吞村飘未歇,摧巢压竹密无声。 山阴道士吟多兴,六出花边五字成。 注释: 1. 大片纷纷小片轻:大雪覆盖着大地,有的雪花大如手掌,有的如柳絮一样轻盈。 2. 雨和风击更纵横:雨水夹杂着风力,打在地面上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线条,如同织布机上的线头一般。 3. 园林入夜寒光动:夜晚降临,园中的树木和花草都被雪覆盖
【注释】 宋:指宋代。仙才:非凡的才能。谪仙: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这里指杰出的诗人。裁霞:裁剪云霞。曳绣:比喻用文辞。一篇篇:形容文章众多。洁白:比喻人品高洁。酬知己:报答知心朋友。有风流:指有文采。少年:指年轻人。欹枕:斜倚着枕头。卧吟:在荷叶上躺着吟诵。持杯:拿着酒杯。坐醉:坐着喝酒。菊花天:菊花盛开的季节。冥搜:苦思冥想。太苦:过分辛苦。神应乏:心神枯竭。虚无:空灵超脱。更那边:更在何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来分析。“用意精深自是无疑惑”,句中“用心”指吴彦融应试时的心态,“精深”指他应试时的功夫;“自是无疑惑”,句中“疑”指疑虑、顾虑,“不”表示否定,“自是无疑惑”即没有疑虑和顾虑。这一句的意思是:用心精深,自是毫无怀疑。这句是第一联
解析: 第一句:- 注释:何事忽然来,又忽然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如同那忽来忽去的白云和不定的孤鹤,展现了生活的变幻莫测。 第二句: - 译文:孤独的云朵随风飘荡,鹤儿情深意长。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一幕景象,通过“孤云”与“鹤”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第三句: - 译文:真经和法术可以增加寿命
卢卓 常听人说画石不画水,画出了水却难以有名。 海水的颜色还没有被蓝色颜料染出,但是笔锋已经沿着墨色的线条前行。 散开吞吐高下应有无岸,斜压东南之势想要倾覆。 坐久了神迷不能决断,却怀疑身在小蓬莱
【诗词正文】 再题路支使南亭 行处避松兼碍石,即须门径落斜开。 爱邀旧友看渔钓,贪听新禽驻酒杯。 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送落花来。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注释解释】 ①“再题”:又写。②“行处”:行走的地方。③“松”“石”:《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有人从东都洛阳到建康,在道上车马往来如织,他下车步行,看到路上松树、岩石,就停下车来,问车夫:“此是何林?何山?”车夫答:“此是檀溪之林
酬将作于少监 由来至宝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 仰望孤峰知耸峻,前临积水见波澜。 冰丝织络经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难。 不是散斋兼拭目,寻常未便借人看。 注释: 酬将作于少监:向将作少监(即工匠、匠人)表达我的敬意和感谢。 由来至宝出毫端:自古以来,最珍贵的宝物都是从毛笔的尖端诞生出来的。 五色炎光:指毛笔在纸上书写时所发出的光彩。 望孤峰知耸峻:抬头望向山峰,可以感受到它那挺拔、高耸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