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清源标公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 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 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注释: 清源标公:指唐代诗人李白。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意思是说只有成为众人的老师,才能得到众人的尊敬。 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意思是说到了年老的时候,依然像年轻时那样行走矫健,充满活力。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意思是说在山涧中放养着鱼,窗外的猿猴在树上跳跃。 迷痴自不知
岁末寒冬,天气寒冷,地气不畅,寒风无定。 挑灯夜读,青烬已少,呵笔书写,时间紧迫。 白兔已久没入土,晨鸡僵持不鸣。 期盼春暖花开时,万物繁荣,喧闹热烈
闰春 幂幂复苍苍,微和傍早阳。 前春寒已尽,待闰日犹长。 柳变虽因雨,花迟岂为霜。 自兹延圣历,谁不驻年光。 注释: 闰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也称为“闰月”,在农历中,通常比正常月份要长一些。 幂幂复苍苍:形容天空辽阔,天色苍茫。幂幂,形容天空广阔无际。 微和傍早阳:微和,指微弱的光芒;傍,接近。早阳,指早晨的阳光。 前春寒已尽:指去年冬天寒冷已经过去。 待闰日犹长:指等待春天到来时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几生馀习在,时复作微吟。"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诗人自己)有多少次的余习(过去的习气或习惯)还在?有时我会轻轻地吟唱。这里,“微吟”是指低声吟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2. "坐夏莓苔合,行禅桧柏深。" ——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夏天坐在莓苔覆盖的地方,行走在桧柏深深的山林中,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野画面
赠许牍秀才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 升沉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注释: 1.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理论和巧妙的运用,都来自于人的外部。 2.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山和河清澈正直,月光也帮助了宏大的才华。 3.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傲视于世界,寄托在渔船上,隐藏姓名,回到酒杯之中。 4. 升沉在方寸,即恐起风雷:升降沉浮都在心中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 - “昔见初栽日”:过去曾看到它刚栽种时的嫩绿。 - “今逢成树时”:现在看到它已经长成了大树。 2. 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 “存思心更感”:心中充满了思考和感慨。 - “绕看步还迟”:绕着树走了很久,舍不得离开。 3.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 - “蝶舞摇风蕊”:蝴蝶在花间飞舞,轻轻地摇动着花瓣。 - “莺啼含露枝”
【注释】 登雪窦僧家:登上雪窦寺的僧舍。 盘道:曲折盘旋的道路。 石窗:寺院里的窗口。 山霭(ǎi):山中云雾缭绕。 高泉:高山上的清泉水,这里指瀑布。 轩冕:帝王的车服,借以代指官位、权力。 机:权谋、变诈。 【赏析】 《登雪窦寺》是唐代大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雪窦寺寻访僧人时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 首联“登寺寻盘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释: - "方著作画竹":开始创作或制作竹子画。 - "叠叶与高节":描绘竹子的叶子层层叠叠,而竹干挺拔高耸。 - "俱从毫末生":都源于微小之处,强调竹子从细微处生长出来。 2. 译文: 我刚开始尝试画竹子, 它的叶片层层叠加,挺拔如柱, 从微小的地方生长起来, 流传千世的赞誉,经过十年的锤炼。 3. 注释: -
【注释】 幽独:孤独寂寞。度:度过。遥夜:长夜,漫漫无际的漫漫长夜。清:清明,明亮。神更闲:精神更轻松。风高:风吹得高。越树:指吹动树木。细露:指雨点落在树叶上滴成的小水珠。湿湖山:指雨水打湿了湖山。皎月:指明亮的月光。微吟:轻轻地吟哦。钟鸣:指敲钟。不寐间:没有睡意的时候。簪组:束发用的簪子和头冠,是古代官吏的装束。此兴岂相关:这种兴致与官场生活无关。 【赏析】
【注释】: 山花(山中野花):山间野花。 平明方发尽,为待好风吹。 清晨刚刚绽放的花朵已经凋谢了,为了等待春风的吹拂。 不见移来日,先愁落去时。 没有看到它们移动到其他地方,就开始担忧它们会随风飘落。 浓香薰叠叶,繁朵压卑枝。 花香浓郁,花瓣堆积在一起;繁花似锦,压着低矮的树枝。 坐看皆终夕,游蜂似有期。 我坐着欣赏这些美丽的花朵整整一晚上,蜜蜂也好像在等着它们开。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