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注释:别劝饶州王司法上任,我高兴得让他快回去。 留下美酒为离别送行的人悲,把思念寄给远方的朋友。 一同观看我们渐渐衰老的近况,感到做官虚名是空虚的。 远想清溪边上的隐者,他能够自得其乐自由自在。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劝王司法上任,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关心和鼓励;第二句“且喜速回车”则表现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第三句“留醉悲残岁”
诗句: - “束书成远去”:表达了主簿即将启程离开,书籍被捆绑在一起,象征着行囊的沉重,象征着离别的不舍。 - “还计莫经春”:反映了对春天到来时的重逢充满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未知旅程的忧虑和不安。 - “倒箧唯求醉”:描绘了一个渴望逃避现实、沉溺于酒中以求解脱的场景,反映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登舟自笑贫”:展现了一种自嘲的态度,即使面对贫穷的生活,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不屈不挠的精神。 -
灞上,即今之灞桥,位于长安西南,因汉文帝曾于此驻跸而得名。灞水在桥下流过。 柔条,嫩枝。新,指春色,也喻新春。 山河虽度腊,雨雪未知春。 此诗写途中逢孙辂,得李频消息。“山河”句,谓时序虽入腊月,但山河犹是春天,暗示诗人虽逢友人,但心系故乡。颔联写旅途中对李频的思念之情。颈联承首联而发,说正想与同袍(指同乡)们共话,却不料在此遇到李频。尾联写诗人与李频饮酒畅叙离情。 赏析: 全诗写旅途逢友
旅次钱塘 此地似乡国,堪为朝夕吟。 云藏吴相庙,树引越山禽。 潮落海人散,钟迟秋寺深。 我来无旧识,谁见寂寥心。 注释: 1. 旅次钱塘:在钱塘(今杭州市)停留。旅次,旅途中暂住。 2. 堪为朝夕吟:足以作为我早晚吟咏的对象。 3. 云藏吴相庙:云雾遮蔽了吴王夫差墓的神庙。吴王夫差是春秋时期的吴国的君主,他的墓地被后人视为重要景点。 4. 树引越山禽:树木引来了越山的飞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朋友能够像古人一样知心相交,岁月长了感情却更加亲密。离别之际,波涛辽阔,而留连之间,又有新绿槐柳。蛤蟆陵边寒夜沽酒,渔浦月夜垂钓。从此星宿分散,但请多多寄信,不要厌频。 【注释】 1. 凫:指水鸟。 2. 知心:意喻知音。 3. 弥:更加。 4. 别离:分别。 5. 波涛阔:波浪宽阔。 6. 留连:留恋不舍。
【注释】 送:赠别。相里烛:即相里子,春秋时齐国人。因与晏婴同姓而避讳,故称齐景公的家臣晏婴为晏子(《晏子春秋》)。子:古代对人的尊称。长少:年岁大小。“不得长年少”是说晏婴和相里子的年龄不相上下,所以难分长幼。那堪:怎忍心。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在湖上乘着月光,在雪中走过险峻的山峰。履霜:踩着初生的霜冻。喻指旅途艰险,行色匆匆。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在湖上望着对方的身影久久不离去
怀州客舍 误饮覃怀酒,谁知滞去程。 朝昏太行色,坐卧沁河声。 白道穿秦甸,严鼙似戍城。 邻鸡莫相促,游子自晨征。 注释: 怀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 覃怀:古地名,在河南境内,为古代豫北地区。 滞去程:耽误了行程。 朝昏:早晚。 太行:指太行山,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这里泛指北方的山峦。 沁河:指沁水,发源于山西晋城市,流经山西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 白道:指官道,即官方修建的道路。
这首诗是李白寄给好友刘沆的,表达的是他对刘沆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登车误相远,谈笑亦何因。” “登车误相远”,意指在登车时,由于彼此的距离太遥远而感到遗憾,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谈笑亦何因”,意指在分别的时候,虽然只是短暂的交谈和欢笑,但也是因为距离太远而产生的无奈。 我们看第二句“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 “路入潇湘树”,意指道路进入了潇湘地区,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
听新蝉寄张昼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午后静听新蝉的声音,通过声音的细腻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 “细声频断续”:描述了蝉鸣声的细微和断断续续,表现出蝉鸣声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 - “审听亦难分”:表达了诗人在仔细聆听蝉鸣声时的困惑和迷茫,难以将声音与特定的方向或位置联系起来
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 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 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 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天,登上灵隐寺后峰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山峰、树林、云霞、河流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古人情感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注释: 1. 绝顶:山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