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幹
【注释】 1. 挽少师相国李公:挽,是挽留、悼念之意。相国,宰相的尊称。李公即李勉(721-806),字正已,唐代著名诗人,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封相国。 2. 其四:这是第四首诗。 3. 壮志深忧国:意指李勉有远大的抱负和深厚的忧患国家的感情。 4. 丹心笃爱君:意为忠诚地爱戴君王。 5. 谤书兴众枉:诽谤之书兴起时,众人都会受到冤枉。 6. 谏疏在奇勋:谏言被采纳后,能获得巨大的功勋。 7.
【注释】丙午年: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三镇:指河东、朔方、魏博三个藩镇。两宫:指唐文宗和唐武宗两个皇帝的灵柩。抗议行营上:表示对李愬的不满。御榻前:指宰相李固言在皇帝面前诬陷李愬,使朝廷不能任用他,故有此语。英风成昨梦:指李愬在梦中见到自己已死去,其威风已成过去。遗恨落穷边:指李愬生前未能收复河湟,死后遗恨未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李愬讨平淮西而作的挽词,追念李愬功高震主
注释: 1. 叹息宜春守,抽簪未乱归。 叹息: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宜春守:指宜春县的县令,一个被朝廷任命的官职。 抽簪未乱归:意思是没有混乱地离开,表示坚守职位,不辞辛劳。 2. 不应徒告老,要是久知几。 不应:不应该。 徒告老:只因为退休。 要是:如果。 久知几:了解事物的本质。 3. 筑室聊遮雨,耘田止疗饥。 筑室聊遮雨:在简陋的房子里搭建小屋用来躲避风雨。 耘田止疗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挽少师相国李公》。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 城防指挥者高举着旗帜,指挥强弩部队,士兵们果然齐心合力,团结一致。 云梯攻正急,雨箭勇争先。 使用云梯进行攻城作战正进行得紧急,士兵们争先恐后地射出箭矢。 中夜飞雷炮,平明破火船。 深夜时分,突然响起了雷声,接着又看到天空中出现了爆炸的火焰。清晨时,大火船被成功烧毁。 如公真徇国
【注释】 零落:衰败,凋零。郑子:指东汉隐士郑太。 学易:研习《易经》,这里是指研究儒家经典。 扬觯:古代酒器,用以酌酒。威仪:庄重的仪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谦之作。诗题一作《锡山僧寺簿》,“锡”与“寺”谐音,可能是诗人在无锡时所作,故题以《挽梦锡机宜》。 首联写自己客居他乡,生活贫苦,与郑太一样感到悲哀;颔联说自己闭门钻研《易经》之学,喜爱吟诵诗歌;颈联说自己志趣相投,很少遇到知己
【注释】希世:求取世俗的富贵。推:推许。行藏:行事和品行,指人的行为和品德。孰:谁。曾:曾经。袖手:袖着双手不做事。深衣:宽袍大袖的衣服。槐影:指槐树的影子,这里借指朝廷重臣。星躔(qiān):星宿名。紫微:帝王所居宫室。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李纲之作。作者对李纲的人格、才能、功绩给予高度评价,并把他与历史上的忠臣义士相提并论。 首联“希世推英伟,行藏孰是非”。意思是说,在世间追求的是功名利禄
【注释】 1. 挽少师相国李公:这是一首悼亡诗。挽,吊唁。少师相国李公,指代唐代名臣李林甫,曾担任过宰相。 2. 望表公师位:希望李公在朝廷中能够占据高位。 3. 身兼将相权:他不仅兼任了将相两职。 4. 三朝更出入:在朝廷中多次升迁和降职。 5. 一德奉周旋:以忠诚的态度来侍奉君王。 6. 盍为苍生起:为什么不为国家百姓着想呢? 7. 曾扶大厦颠:过去曾经扶持着国家的栋梁(皇帝)。 8.
【注释】 坤维:大地,指国家。标:标志。厚载:大德。任重出宗臣:重任在身,出类拔萃之臣。眉宇如虹气:形容人的气质像彩虹一样美丽。仪形似玉人:形容人的仪表像玉石一样温润。中兴真有相:复兴国家的真命天子出现。命世:命世之才。霖雨:恩泽如细雨。聊:《论语》中“子路曰:‘敢问崇德所先?吾师孔子对曰:“修己以敬。”’”意译为稍微、稍稍的意思。余波:指恩泽。七闽:福建的别称。【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炎景生贤佐,三朝火王时。 德威虽敌畏,忠荩只天知。 安国惊何久,收功会有期。 他年调鼎地,黄发属公师。 【注释与赏析】 1. "炎景生贤佐":这里指李丞相纲(李泰,字景仁)出生在炎热的夏季,象征着他的才华和品德如同夏日阳光般炽烈,同时也暗示了他一生的光辉与荣光。 2. "三朝火王时":这里的"三朝"指的是李泰在三个朝代(唐朝、宋朝、元朝)任职
【注释】 生:活着;朝:拜见皇帝,向皇帝陈述意见。 戡(kānn)乱:平定祸乱。 群公:百官。 重(chóng)靖:再次安定。 百口:全家。 天意:天命。 难见:不容易看出。 人情:人情世故。 漫自凉:逐渐冷淡。 殷勤:恳切、热诚。 酌周斗:斟酒祭天。周:指周公,古代传说中的周朝始祖。 矍铄(juéshuò) :形容人精神饱满,老当益壮。 鹰扬:雄健威武。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