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厚初
【注释】 东坑:地名。骑虎公王:指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 同胞:指李茂贞。 剑符:指节度使的兵符,即指挥权。 猛虎偏如良马驭; 猛虎:指黄巢,他善于用兵。 良马:形容李茂贞善用兵。 廿四番催卅六宫; 廿四番:指唐朝僖宗时宦官监国,每十日一换,共二十四位。 卅六宫:指唐明皇时宦官当朝,有三十六个太监,这里泛指宦官当道。 【赏析】 《咏王建》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骑虎公王”比喻黄巢
【注释】1.乘寅月:指农历正月初一。乘,同“承”;2.藻洁、苹清:均指水草。藻,水草名;苹,亦水草名。3.七甲:古时用龟卜,每兆分七段,称七宿;4.辰:指时辰;5.三时:指春、夏、秋三季。6.不害:谓无灾难。7.庆长春:指福寿绵长。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保生大帝的颂扬之作。保生大帝即吴天上帝(俗称关公),为民间信仰中之正神,在民间被尊为佑护众生、消灾解厄的保护神。诗以“保生大帝”之名作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以及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理解运用诗句中的意象。 第一句“庆云与复旦同林”,以“庆云”喻指“状元”;“复旦”,指“复旦大学”。“庆云”“状元”都为科举制度中最高荣誉,二者同列,表明诗人对学子的祝愿。第二句写“三时引领跻仁祷”,三时即春夏秋冬,“跻仁祷”是“进献于神明”,“跻”通“进”,“祷”指祈祷
注释:永春宫是石子田驱虎公王的居所。 灵镇石田,驱猛能教群怪慑;春融玉烛,舒和早觉一元调。 释义:永春宫就是石子田驱虎公王的住所。 石子田驱虎公王,灵性镇守石头田地,能够驱散凶猛野兽,使得群怪都感到畏惧;春天融雪如玉,烛火温暖如玉,早早地觉察到天地间的和谐与统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永春宫作为石子田驱虎公王的住所,其神奇的力量和威严的形象
【解析】 “盘谷树菩提,惟愿人皆修善果;石潭通宝筏,岂徒我获渡迷津?”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诗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前一句表达了佛教中因果报应的观念,后一句则表明佛教教义中的“自力”观念——自己努力才能得到解脱。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在说佛法无边,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是作者对佛家思想的独到理解和巧妙转化。作者认为佛法无边,但并不是人人都能领会和领悟。因此,他希望众生都能够修善,以获得善果。同时
永安寺 化丈六金身,我慕慈悲参古佛; 现大千世界,人多欢喜乐今春。 注释: 1. 化丈六金身:指化身为一丈六尺高的大型佛像。 2. 我慕慈悲参古佛:我仰慕佛陀的慈悲之心,前来参拜古老的佛像。 3. 现大千世界:指出现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之中。 4. 人多欢喜乐今春:许多人都欢喜地享受着春天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佛教寺庙和佛教信仰的诗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陀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注释】 (1)文帝:指皇帝,这里代指唐太宗李世民。火: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等人争夺帝位的斗争。 (2)(文化庆重光):意指文化兴盛,国运昌隆。 (3)看凤举九天:指看凤凰飞翔于高天。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高贵、美好和吉祥。九天:指天空的极高处,也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多士快登云路去:意指众多的贤才即将登上通向朝廷的道路。多士:指众多有才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二月秧根 - 注释:“二月”指的是农历二月,是中国传统的农事季节之一。 - “秧根”通常指水稻或小麦的幼苗。 - 这一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在二月份开始种植作物的情景。 第二句:石子田骑虎公王福联 - 注释:“石子田”形容土地贫瘠,多石质。 - “骑虎公王福联”可能是对某位官员或名人(“王福联”)的称呼
靖戍公王 边塞靖纷纭,当年草檄词挥,群看露布从军返; 庙隅隆食报,此日椒樽酒酌,又觉风和入抱多。 注释: 靖戍公王:指靖戍公的王者风范。 边塞靖纷纭:边疆战事平静,纷争减少。 当年草檄词挥:当年在战场上起草檄文,挥笔疾书。 群看露布从军返:众人看着从军凯旋的露布。 庙隅隆食报:庙宇角落丰盛的食物报偿。 此日椒樽酒酌:这一天我们用椒木制作的酒杯喝酒。 又觉风和入抱多:又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柔。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文运宏开,人人有庆: - 文运宏开: 意味着文脉或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宏伟的局面。“文”在这里指代文化、学问,而“运”则指时代的潮流或趋势。 - 人人有庆: 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繁荣带来的喜庆和祝福。这里的“庆”指的是喜庆、庆祝的意思。 - 注释与赏析: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赞美之情,强调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感受到喜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