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 钟阜铜驼泣从臣,孝陵弓剑自藏真。犹闻雄雉能兴汉,岂似乾鱼仅祭闽!天入金、焦锁钥旧,地过丰、镐鼓钟新。何人独受耑征诏,赐履繇来首渭津。 译文: 钟山之巅的铜兽流泪,跟随臣子的身影,孝陵中的弓箭与剑,仿佛蕴藏着真实的故事。我仍然听闻雄雉能够振兴汉朝的事业,但为何像干涸的鱼只能被用来祭祀福建地区呢?天空如金的焦山和石门的钥匙一样古老,大地经过长安和镐京的鼓声而焕发新生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 千古江山,英雄辈出 1. 自古匈奴属外臣 - 描述自古以来匈奴作为外臣的地位,暗示其对中华文明的尊重。 2. 降王毳殿敢称真 - 描述降王在毳殿敢于自称真实的情感与决心,表现其坚定的信念。 3. 千屯烽燧联吴、楚 - 通过千屯烽燧的描述,展示战争时期边防的紧张局势以及吴楚两地的紧密联系。 4. 万轴波涛下浙、闽 - 描绘万轴波涛之下浙闽地区的动荡不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题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理解诗句大意时应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原意。 ①汉坛:指汉代的朝廷;左钺:古代兵器名;宗臣:指有才能的大臣;飞翰传信:书信传递迅速;真:确实、真实。译文:汉廷授给我左钺作为宗臣,我收到的书信是来自远方的消息。②壁垒象横开北极:壁垒像横着的弓一样张开,象征北方的边疆。象,比喻;北极:北方;艅艎流断接南闽
诗句:白草黄沙笑雁臣,衣裳鳞介已非真。 注释:白草和黄沙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它们在嘲笑那些作为侍奉君主的小臣子。而“衣裳鳞介”则暗示了这些侍臣的真实身份,他们并非真正的英雄,只是披着华丽的外衣,却失去了真实的自我。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那些侍臣虚伪的本质。 译文:白草黄沙中,那些侍奉君主的小臣子显得如此可笑,他们的服饰华丽,但却不是真正的英雄。 赏析
【诗句注释】 1. 澄江春色夜犹明:澄江,指清澈见底的江水;春色,春天的景象。夜犹明,夜晚依然明亮。 2. 云汉微茫星斗横:云汉,天空;微茫,模糊不清;星斗,星星。横,横卧。 3. 银蒜万条垂甲帐,火珠千结挂霓旌:银蒜,形容灯火闪烁如银蒜花;垂甲帐,悬挂在帐篷上的灯饰;火珠,形容灯火如火珠般璀璨;千结,比喻众多;霓旌,彩色旗帜。 4. 烛龙敕水张鬐出,彩鹢凝烟衔尾行:烛龙,传说中的神鱼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句一:“勾余霸气已成灰” - 注释:勾余,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附近。霸气成灰,意味着权力或影响力已经消失殆尽。 - 译文:曾经显赫一时的势力,如今已如尘土般消散。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不再的感慨,暗示了政治变迁的无情。 2. 句二:“转忆当年汉帜开” - 注释:汉帜,指汉朝的旗帜,这里比喻昔日的权势。 - 译文:回想往昔
【注释】 (1)“琅江东去水如油”,是说钱希声的灵柩从江东来,江流湍急,船儿停桡。 (2)“拜墓停桡古渡头”:是说在渡口拜谒了钱相国墓地之后,船儿又继续前行。 (3)“赤手曾扶板荡运”:是说作者曾经赤手空拳地帮助过钱希声。 (4)“黄肠犹带黍离愁”:是说钱希声的坟墓里还存着他的遗骸,他生前的生活和思想都留在了坟墓里。 (5)“波涛腥壑蛟龙蜕,风雨荒茔麋鹿游”:是说江水激荡着,如同蛟龙脱身一般
【注释】 入吴见雪:指作者在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看到大雪。 忽忆车驾南巡:忽然想起皇帝当年曾到南方巡视的情景。 南中:指南方地区。 今年吴地雪偏浓:今年吴地的雪比往年更稠密。 繁华转逐冰心冷,瑞色还疑锁甲同:繁华的景象与寒冷的心情相映衬,吉祥的瑞光和铁甲的颜色相似。 湖海看来元复旦,江山战后渐成翁:湖海恢复了昔日的宁静,江山经过战争后逐渐变得苍老。 穆王此际犹巡狩,黄竹歌词总漫工
诗词原文如下: 自昔公为兵使者,于时我作上书人。 鉴湖一曲皆棠树,碧海重逢并葛巾。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两人在乱世中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不仅表达了张煌言对于庐牧舟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己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最后两句“并州正有来苏望,忍说桃源可避秦”,更是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局势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态度
注释: 癸巳除夕:即农历除夕,即阴历年三十日。 八载他乡腊鼓催,乡心撩乱鼓声哀:八年在外,家乡的鼓声催促着过年的脚步,我的心情却因思念家乡而纷乱。 无情天地犹擐甲,有意山川独画灰:无情的自然依然披挂铠甲,有意识的山川却被涂抹成灰色。 儿女藏钩离别后,君臣投璧播迁来:分别后各自隐藏的钩子(比喻希望或目标),以及投向君主的玉璧(比喻忠心)。 年华如许人将老,辜负春风又几回!:时光如流沙般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