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注释】 客中送客复何言:客居他乡,送人离去,该说些什么呢?客中:客居他乡。 门外骊歌酒一尊:门外传来了送别宴会上唱歌饮酒的欢乐气氛。骊歌:《诗经·小雅·采薇》:“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毛传:“骊,骊山也。有骊驹,马名也。骊山之丘有骊水,今作骊歌以送之。”后泛指送别宴会的歌谣。酒一尊:用酒杯盛满一杯酒。尊:古时的量器,容量为二升或四升。此处形容酒杯中的酒十分充足。 芒屩(máng
【译文】 万里寒江上,一叶扁舟划过。连天的野火烧得我愁绪难消! 风云在头顶矫首而过,怜惜羽毛的轻捷;霜雪堆积在我的双眉,羡慕薜萝的坚韧。 闽岭骏马归骨,自然好;滇池龙起,瘴疠犹多。 这些年来,出处进退都没有什么依据,听说百姓倍受煎熬! 【注释】 ①“万里”句:指江南水乡的宽阔。一棹(zhào)过:指乘船渡过长江。 ②“连天”句:说野火烧遍了江南水乡。奈(nài):无奈。 ③“风云”句
立春日大雨雪,时驻师吴淞 立春之日,大雪纷飞,我驻扎在吴淞(今江苏苏州) 春信惊催玄腊残,江梅犹带六花蟠。 屠苏饮出冰余冷,组练光浮木末寒。 吹垢岂期风入梦,洗兵自合雨成漙。 征人感荷东皇意,且逐年光奋羽翰。 春天的信令使寒冷天气提前结束,江边的梅花还带着雪花的香气。 饮酒之后感到身体有些疲惫,但心情却异常舒畅。 雨水滋润大地,草木欣荣。 风吹去身上的污垢,使人如梦初醒。 洗刷武器以待战斗
注释: 1. 归帆一挂鹭江涛,紫气南回望转高; 2. 关塞羽书偏间隔,乾坤蓬鬓正萧骚。 3. 山中到处巢玄鹤,海外何人钓大鳌! 4. 极目寒云空在抱,不知鸿雁为谁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面,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首句“归帆一挂鹭江涛”,描绘了一幅归帆挂起、江水波涛的画面
【注】 三山:指福建福州的三座山峰。 晋士:指东晋谢安,曾为会稽内史,有才识,善谈论。 侯生:指西汉张良,曾为韩相,封留侯。 苍茫:指海上茫茫的云水景色。 萧涩:形容秋天草木萧瑟的样子。 墨兵:指用墨水写在绢帛上的图画。 遇合:指与别人的相遇和投合。 姚崇:唐代名臣,字元之,任宰相时,曾救过唐玄宗于危难之中,有《酬崔侍御》诗云:“平生一片心,不向逢迎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几年独立金华省,此日重登青翰舟。 - 注释:金华省,指金华府(今属浙江),是作者任职地。青翰舟,形容船的颜色为青绿色,象征文官的职位。 - 译文:我独自在金华任职已多年,今天又重新登上了青蓝色的船。 2. 准拟真人开北极,岂容高士卧南州? - 注释:北极,这里指北方,象征朝廷的中央或最高权力中心。高士,指高尚的人,可能指作者自己。 - 译文
注释: - 谁云仲蔚长蒿莱:谁说仲蔚会生长在蒿莱之中? - 白板双扉随意开:白板门两扇可以任意打开。 - 扫石我饶笼翠兴:我在扫石上时,能激起欣赏青山的兴致。 - 磨岚君擅草玄才:君擅长草拟玄文。 - 杖头时挂千峰月:拄杖头上常常挂着千峰明月。 - 箧里争鸣万壑雷:书箱中响着万壑雷声。 - 自是主人能慰客:自己能够安慰客人。 - 顿忘鸿雁已南回:顿时忘记了鸿雁已飞回南方。 赏析:
【注释】 1. 重经(zhòng jīng):又来。南日:指南方的太阳,即太阳,暗指南宋。沈彤庵,指沈国英。相国,这里泛指官职或爵位。 2. 木落天空肃气森:秋天树叶凋零,天色肃穆。肃气森,形容天空阴沉,气氛严肃。 3. 重来海岸怅人琴:再次来到海边,怀念人琴。怅人琴,怀念人琴。怅,悲伤。 4. 从秦狐偃空投璧,去越鸱夷枉铸金:从秦国的狐狸偃(wéi)空投玉璧,去越国的鸱夷(chī
注释: 1. 北还入浙偶成:从北方回到浙江,偶然写成的诗。 2. 南浮北泛几经春:我乘船南北漂泊过了许多个春天。 3. 死别生还总此身:在离别和重逢之间,总是伴随着生命和死亡。 4. 湖海尚容奔鬲客:湖海容纳了奔波的人。 5. 山川应识报韩人:山川应该知道报答韩国的人。 6. 国从去后占兴废:国家从我离开后就经历了兴盛和衰败。 7. 家近归时问假真:我回家的时候,家人会问家里的情况真假。 8.
这首诗由二首组成,每首都描绘了一幅徐闇公监军北上的生动画面。 第一首: 鱼檄朝来幕府传,夕携龙节上楼船; 元卿未许先开径,士雅还期共着鞭。 - 释义: "朝廷传来的命令如同鱼的檄文,在夜晚携带着象征龙的节杖登上楼船;" - 这句描述了徐闇公接到朝廷命令后的情景,他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所有工作,以便及时启程前往北边。 "元卿未许先开径,士雅还期共着鞭。" - 这一句表明,虽然徐闇公还未得到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