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赏析】 此诗为赠赵然之词,表达了对读书求知的渴望。 首句“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意谓通过广泛学习、积累知识,才能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写出好的诗文。 颔联“羲皇卦未画,世间有何书”,意谓宇宙万物皆由自然法则所支配,而人的知识也来源于自然。这里的“羲皇卦”指《周易》,即八卦。“卦未画”是说《周易》中的道理尚未完全揭示。“世问有何书”则是说世间的书籍都是片面的记载,没有涵盖到所有的方面
【诗句释义】 1.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韵脚,创作了十首诗送给赵然然,就像在大都(北京)一样。 2. 所谓先天易,诸人识不破:所谓的先天易,是指古代哲学家们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 3. 独一观物翁:只有一个人能够仔细观察事物的本质。 4. 入手不放过:对待事物要深入观察,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5. 太极是生两,然后品物播:太极是天地万物的起源
【注】 读书破万卷:指读书很多,知识渊博。 下笔如有神:指写文章或作画时,笔下自然有神采飞扬。 博学:学问广博。 审:明察,明智。 笃:诚实、厚道。 心:内心,心灵。 泥:粘住。 凭:手扶。 危楼:高楼。 鸿鹄:大雁。比喻高远的抱负或远大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赵然然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赞美,并祝愿他早日取得辉煌成就。诗中以“读书破万卷”为韵脚,押韵工整,音韵悦耳
【题解】 这首诗为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而作。李仲宾,即李唐宾,字元度,号西野,四川成都人。他善画竹、梅、兰、菊、石、松、水仙、海棠、牡丹、芙蓉、萱草、葡萄,尤擅长写竹。此诗为题画诗,诗人通过咏竹,抒发了作者对竹的热爱之情。 【注释】 1. 题罗观光所藏李仲宾墨竹:在罗观的住所观赏收藏的李唐宾的墨竹画作。 2. 以笔写竹如写字:用笔描绘竹子就像写字一样。 3. 何独钟王擅能事
寄题松江下砂唐氏竹友 赵子昂书今第一,竹友二字大逾尺。结交此君者为谁,松江其家吾未识。 想见仿佛如渭川,千亩比封环乃宅。根竹可曾掘作鞭,笋出不忍煮为食。 青琅玕栖紫凤凰,可待九成击夔石。老夫客居杭州城,一苇可航不三日。 不问主人即直造,谁知亦复有此癖。梦到霜松雪梅边,龟壳踞兮蛤蜊食。 取此三友并友之,月明半夜吹长笛。 注释: 1. 赵子昂:指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题解】 陈其,名容。善画龙,称所翁。葛岭翘材酒杯客,不分虎凭熊。晚节写此箨龙儿,真是老笔善藏锋。我尝遥望识其貌:古面无髯双鬓蓬。画龙撇竹匪二技,造化虽异机轴同。竹即是龙龙即竹,鬼施神设非人工。龙耶竹耶勿恼我,拓楼长啸万里天宇空。 【注释】 ①罗观:地名,故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②陈(chén)其:姓陈的画家。 ③容:姓,名容。 ④葛岭:山名,在杭州西湖北岸。“翘材”指人才出众。
诗句解读 1 吾闻昔人善赋梅,尝是梦中见春来: 我听说古人善于描写梅花,常常在梦中见到春天的到来。 2. 前村深雪天未晓,焉知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处的雪还没有融化,天还没亮,哪里知道昨天晚上有梅花绽放。 3. 江村一雪复一雪,三白丰年与玉屑: 江边的村庄,连续下了好几次雪,这样的大雪预示着丰收的年景,如同玉石般细腻。 4. 多事诗人要闲管,想像高唐写奇绝:
诗句释义: 1.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 - 杭泉:即杭州的泉水。 - 三千二百里:夸张地形容距离远。 - 瓶一钵:形容行囊简单,只有瓶和钵。 2. 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 - 僧人内心充满诗意。 - 一口吸尽四海水:形容诗歌丰富、博大,如同海水一般无边无际。 3. 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至珊瑚底。 - 从北到南广泛搜索诗歌。 - 珊瑚底:形容诗歌如同珊瑚般美丽,深邃。 4.
【注释】 ①东坡先生: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②三首:这里指苏轼《和陈季陵见寄五绝·其一》、《其二》和《其三》。 ③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苏轼曾任黄州知州。 ④乔木:高大的树木。 ⑤半山歌元丰:苏轼任黄州刺史时作。元丰,宋神宗年号(1078—1085)。 ⑥此老:苏轼自比。蜗角:蜗牛角是小得像蜗牛壳上的螺纹一样,比喻微不足道。缩:缩回。 ⑦绍圣初:宋哲宗年号(1094一1098)
这首诗是追和苏轼的《陈季常见和前韵二首》的。苏轼的这首诗中,“三经”是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字说”则是指文字解释。 第一句:“前后赤壁赋,悲歌惨江风。” 这句的意思是,前后两次写下了《赤壁赋》,在悲歌中感叹长江的风浪。这里的“前后赤壁赋”指的是苏轼在赤壁之战前后所写的两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对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感慨。 第二句:“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这句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