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注释】 忆昔壬午杭火时:忆,回想。杭火,指南宋淳熙五年(1178)杭州大火。壬午,天干地支组合为壬午年,即公元1178年。杭,杭州。火,火灾。 焚户四万七千奇:焚烧房屋四万余间,损失惨重。 焮死暍死横道路:热死、淹死横躺在路上的人。 所幸米平民不饥:幸亏粮食供应充足,百姓没有挨饿。 火灾而止犹自可:即使有火灾也还值得。 大雨水灾甚于火:大水灾比火灾更严重。 海化桑田田复海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旅闷十首”中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诗共十首,每首都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从“贫惊籴愈昂”“暑殆无凉处”可以看出诗人的困顿与无奈,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渴望归家的迫切心情。 【答案】 译文:我担心病重医治不了,担心贫穷加重了生活负担。不想多吃药,只求暂时能吃饱饭。炎热难耐
【注释】 久闲仍久客:很久以来闲居,仍然做客人。 焉敢罪奴僮:哪里敢责怪仆人和奴婢。焉敢,怎么敢;奴僮,指仆人和奴婢。 灶下横蛇蜕:灶下的横卧的蛇蜕皮。 门前积马通:门前堆积着马粪。 分衣犹恶敝:分配衣物,还嫌破旧(指衣服)。 彻馔即闻空:吃完了饭,听到里面没有人声。 儿子扶行好:儿子扶着他走(指病重)。 秋溪望乃翁:秋天的溪水边眺望我的父亲。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病中孤独
【注释】 彼姝:指那位美丽的女子。粲:通“灿”,光明灿烂。人面外堪看:比喻女子的容貌美丽,足以让旁人观赏。鹦鹉虽能语:鹦鹉虽然会说话,但鹦鹉嘴硬,不轻易听人指挥,所以用此来形容女子的口才伶俐,能言善辩。芙蓉岂耐寒:芙蓉花在冬天里是不能生长的,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不能长久。云龙许控抟:传说中有云龙可以控制风雨,这里比喻男子能够驾驭女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女子的美丽,来表现男子对女性的赞美
《题朱仲华百牛图》是宋代方回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诗句释义:以栋梁成厦屋,万牛不足。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栋梁建成了房屋,却觉得不够用。这里的“栋梁”指的是房屋的主要支撑结构,而“厦屋”则是指房屋。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建筑的需求与现实的不满。 2. 译文:用栋梁建成房屋,却觉得还差很多;用犁和耜来指挥车辆,只需要一头牛就足够了。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
苦雨行 泥污后土逾月馀,四月雨至五月初。 七日七夜复不止,钱王旧城市无米。 城中之民不饥死,亦恐城外盗贼起。 东邻高楼吹玉笙,前呵大马方横行。 委巷比门绝朝饭,酒垆日征七百万。 注释: 1. 泥污后土:泥泞覆盖了肥沃的后土,指天气恶劣。逾月馀:一个月有余。 2. 五月至:农历四月下旬开始,到五月初结束。 3. 七日七夜:连续七天七夜。 4. 钱王旧城:指古时吴越地区,钱氏王朝曾建有城市。 5.
注释: 种了稗子,感叹 农田里插秧的时候,稻苗绿油油的。可是在稻田里却有稗草生长,农民们并不知道。 稻苗长得旺盛,稗子就先长出来。拔除稗子,只能喂养牛只,担心耽误时间。 今年浙西田地淹没了水,只能去浙东买稗子。 一斗稗子的价格是多少呢?已直抵去年三斗米的价格。 自然灾害使得稗子冒充真米,怎么能够找到无稗的人呢?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农民种植水稻的过程和结果,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
【注释】 读素问十六首:指读《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十六篇文章。 用针取工巧:用针刺法取得精巧的效果。 用药称圣神:用药能治疗疑难病,称为圣医。 伯高不尽言:古代有名的医生伯高(岐伯)的医术高明,但是也有许多东西不能尽言。 极艺未易臻:达到最高的境界很难达到。 针法今鲜传:现在的医学中很少有真正的针刺技术传授。 甚于药杀人:甚至比药物杀人还厉害。 与落庸医手:和一些庸医相比。 寡欲全其身:减少欲望
【注释】 读:诵读,学习;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相火:指心火,即君火,主宰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羲:伏羲氏,相传是上古的帝王,名羲仲,传说他观察天象,画出了八卦图。此句意谓伏羲氏画卦时,恐有不测,故用箕子畴来警戒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阴阳五行灾异之诗。作者以伏羲画卦时,用箕子畴来警戒自己为引子,表达了对天地自然和人间社会变化的警惕。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陆游。诗的内容是: 七昼夜雨可已否,五更屋角万马走。 击碎屋瓦如拳然,三桥街中人乘船。 五斗陈米已万钱,籴且无之矧借旃。 一檐十蛛不成网,亿万万喙饥可想。 乘夜飞虫蚊愈多,苏湖秀州秧奈何。 译文: 连续七天的暴雨何时能停?五更时分屋角传来马蹄声。 雨水击碎了房屋瓦片就像拳头一样。三桥街中人们乘船渡河。 一斗大米价值一万钱,现在连买米的钱都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