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与三阳,应天之六气。
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
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
汉儒灾异学,可择但勿泥。
【注释】
读:诵读,学习;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相火:指心火,即君火,主宰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羲:伏羲氏,相传是上古的帝王,名羲仲,传说他观察天象,画出了八卦图。此句意谓伏羲氏画卦时,恐有不测,故用箕子畴来警戒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阴阳五行灾异之诗。作者以伏羲画卦时,用箕子畴来警戒自己为引子,表达了对天地自然和人间社会变化的警惕。
首联“三阴与三阳,应天之六气”,意思是说,天有三种阴气,三种阳气(指风、寒、暑),而这三种阴气、三种阳气又与地中的五行相结合(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这里的“六气”是指天上的六种气候。
颔联“五行加相火,于地分六位”,意思是说,天有三阴三阳,与地上五行相结合,又增加了心火,于是在地面上就有了六个方面,即上、中、下三阴三阳以及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这里的“六位”是指地上的六个方位。
颈联“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意思是说,伏羲氏观察天象,画出八卦图的时候,恐怕也想到了这个意义吧。这里的“箕子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也就是《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坤,它是由乾坤两卦组成的。这里所说的“羲画箕子畴,恐亦出此意”就是借用这一典故,表示自己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尾联“汉儒灾异学,可择但勿泥”,意思是说,汉代的儒生们喜欢谈论灾异之事,他们可以借鉴这些知识,但是不能过于迷信,否则就会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这里的“汉儒”指的是汉代的儒家学者。这里的“灾异学”是指关于自然灾害和变异现象的研究。这里的“但”是只的意思;“勿泥”是不要陷入其中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行为的反思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