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注释】 读:诵读,学习;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相火:指心火,即君火,主宰生命活动的生理功能;羲:伏羲氏,相传是上古的帝王,名羲仲,传说他观察天象,画出了八卦图。此句意谓伏羲氏画卦时,恐有不测,故用箕子畴来警戒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阴阳五行灾异之诗。作者以伏羲画卦时,用箕子畴来警戒自己为引子,表达了对天地自然和人间社会变化的警惕。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陆游。诗的内容是: 七昼夜雨可已否,五更屋角万马走。 击碎屋瓦如拳然,三桥街中人乘船。 五斗陈米已万钱,籴且无之矧借旃。 一檐十蛛不成网,亿万万喙饥可想。 乘夜飞虫蚊愈多,苏湖秀州秧奈何。 译文: 连续七天的暴雨何时能停?五更时分屋角传来马蹄声。 雨水击碎了房屋瓦片就像拳头一样。三桥街中人们乘船渡河。 一斗大米价值一万钱,现在连买米的钱都拿不出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昼夜雨不止:描述了一个持续不断的雨天状态,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湿润。 2. 旬余复旬余:形容雨下的时间之长,几乎达到了一个月或更多。 3. 垢衣裹弊絮:描述了主人公因为长时间淋雨而穿着破旧衣物的情景。 4. 念已朱夏初:暗示着主人公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是从冬天过渡到夏天。 5. 逆旅何可处:表达出一种无助和困惑的情绪,可能指在雨中的住宿问题。 6
昼夜雨不止,旬馀复旬馀。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处,出门但泥涂。 属时乏美酒,积闷无由除。 翻阅故箧中,偶得黄帝书。 维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驹。 五运今未测,飘骤将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愈。 这首诗出自宋代作者方回的《读素问十六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悟的诗词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昼夜雨止,旬馀不复: -
注释: 1. 曾经富贵之后突然变得贫穷,这种状况被称为失精。 2. 曾经尊贵之后突然变得卑贱,这种状况被称为脱营。 3. 区区得失之间,性命系生死。 4. 没有经历过穷困的人,写书就像虞卿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的诗歌。它通过描述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 在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一种情况:曾经富贵的人突然变得贫穷,这就是失精
【注释】 故贵或脱势,封君有败伤:过去尊贵的人有的失去了地位,被封的诸侯有的遭受了伤害。 良医所不治,其人神已亡:好的医生不能治好他的病,这个人的神已经不在了。 秦汉以至今,此事纷披猖:从秦汉时代到现今,这种事情纷繁杂乱。 失侯可种瓜,奈何失国王:失去封侯的地位还可以种瓜,但是怎么可以失去国王的地位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现象的感慨和思考。首两句是对过去的历史现象的描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灵隐寺行呈伏虎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第一联: - 诗句:"老树一株卧涧上,向来未有如许长。" - 译文:一棵古老的树横卧在山涧之上,它的历史比我们以往所见的任何事物都要久远。 - 注释:涧,山涧。这棵树似乎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其历史之悠久难以想象。 - 赏析:这一联通过“老树”和“卧涧上”描绘出了一幅古朴、宁静的画面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煌煌金兰室:这里的“煌煌”指的是辉煌灿烂的样子,而“金兰”是指朋友之间的情谊,通常也用来指代兄弟。所以整句可以理解为:“辉煌灿烂的朋友间友谊”。 2. 历历玉版文:这里的“玉版”可能指的是古代的玉简或玉册,而“历历”则表示清晰可见、条理分明的样子。所以整句可以理解为:“清晰可见的古代文献”。 3. 伏羲之所为,传逮轩辕君:伏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神之一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赏析诗句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因此要重点进行训练。本题要求考生对“读素问十六首”中的四句诗逐句释义,并分析其内容与情感。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参考答案进行分析。 “凡火以水沃,无不立销灭。”大意是说,用水洗火可以使火熄灭,说明用水可以灭火。 “龙火行雨中,沃水乃愈烈。”大意是说,龙火在雨中运行,会使雨水更加猛烈。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诗文名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1)反治:指反治法。缪刺:指缪刺法。反治,即“以正治邪”,是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之一。正治是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治疗疾病;反治则是指用攻邪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反治是正治的一种补充和延伸。缪刺,即“以邪治邪”的刺法。 (2)左右:指左右手。易位,意谓位置互换。 (3)初:一作“复”。失经意,意谓违背了常理、常情。 赏析: 这是一首颂古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