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诗句: 1. 癖性爱古寺,郁郁乌龙山。 2. 偶与二三僧,共此一日闲。 3. 索茗古寺里,系马古树间。 4. 树古生凉飙,寺古殊尘寰。 5. 古貌各清怪,古心俱恬憪。 6. 忽有古笛声,牧儿度前湾。 7. 古人谓不足,古风斯已还。 译文: 1. 我特别喜欢喜欢古老的寺庙,那里郁郁葱葱的乌龙山。 2. 偶然和几个僧人一起,享受这一天的悠闲。 3. 在古寺里寻找茶叶,把马拴在古树旁边。 4.
朱桥早行 田间夜打稻,茅茨耿明灯。 译文:田中晚上打稻谷,茅屋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注释:田间:田野之中。打稻谷:收割稻谷。茅茨:指茅草盖的房子。耿:明亮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田间劳作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田间打稻谷、茅屋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等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反映出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客行过篱外,吠犬似可憎。 译文:客行经过篱笆外
【注释】 登高佳辰近,暗数屈指七。 古郡拥乱山,危亭低落日。 未堪摘嘉菊,亦且醉新秫。 矢诗记同游,是岁实丙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九月三日重阳节登高赏菊时作的诗。诗人在九月初三的这一天登上秀亭,与友人分韵赋诗。他以“登高”为题,抒发了重阳时节登高远望、把酒临风、饮酒赋诗的豪放情怀。 首联写登高时间及环境:九月三日登高,天气已接近重阳节。诗人暗数手指,感叹时光飞逝,屈指算来今年已是七十岁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西斋二首·其一》。诗的内容如下: 夜卧户不闭,夫岂无窥觎。 偷儿定知我,空室一物无。 向来穷太守,解官五载馀。 小儿近挈累,故乡已宁居。 弃屋俟买□,竣事将届途。 囊中米几斗,案上数帙书。 弊衣及破褐,载之不盈车。 饥寒久安命,不寐何所谟。 攲枕背暗灯,自笑如鳏鱼。 早知事乃尔,曷不倾我壶。 译文: 夜晚我躺在床上没有关上门,难道丈夫不会来偷窥
【注释】 1. 寒近衣犹单:冬天将至,但天气渐寒,衣服仍然显得单薄。 2. 暑退扇已掷:夏季过去,扇子已经收起不用了。 3. 生世成何事:一生所追求的,成就了什么? 4. 卧念夜叹息:躺在床上想着,夜晚里不免叹息。 5. 四壁候虫鸣:四面墙壁上等待的昆虫在鸣叫。 6. 不啻千且百:不止上千只,而是成千上万。 7. 其鸣果何谓:这些虫鸣声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8. 霜□还复蛰:霜降的时候
【注释】 悠悠:水流悠长的样子。寓庐:寄居于官舍。十二年:从建中四年(783)至大历八年(779),共十二年。 重来:再一次回来。六日:自七月一日(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至八月五日(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高阁:指潇洒亭。西北偏:在亭的西边。 三千家:形容山势高峻。一抹烟霭:一抹轻烟和霭气。 物外性:超脱世俗的情趣。 酣中篇:酒酣时写的篇章。齐民:庶民。鬒(cí赤):黑发。华颠
【注释】 ①富阳:今属浙江。 ②丧乱:指安史之乱。 ③治生事:料理家务。 ④幽意:指对世事的厌倦之情。⑤霅霅(zhu4):稻谷被割的声音。⑥蒲柳风日脆:形容秋高气爽的景象。⑦客熟犬不吠:主人外出归来,狗已熟睡,不知有人来访。⑧使吾劣有此:假使我能够这样过活。⑩老稚:指年幼者。⑩扶犁手:耕田的手。 【赏析】 《富阳田家》是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所作,诗写一个贫苦农民一天的劳动生活和内心感受
【注释】新城港:古港名,今属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桐江:浙江桐庐江,在杭州西郊。鸣橹:船桨声。苦剧暑:酷热难当。二僧:指僧人。取无所:指喝酒无节制。竟夕:整夜。向背:方向和方位,这里指星辰的位置。回环:环绕。浩叹:感叹。 【译文】新城港的天气像月晕一样没有风,也没有下雨。俗谚也说不到,更何况是古书上的话。客人在桐江边,清晨就划动船桨出发了。为什么秋天的一半日子里,还要忍受酷热呢
【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的名作,诗中借咏史来抒发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感慨,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和不羁的个性。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开头三句点明题意。“平生挟壮心,长剑倚晴昊”,诗人说,我平生怀着豪壮的雄心,手中握着一把长剑,倚靠在晴朗的蓝天之下。“岂意日昃歌,高台化为沼”,可是没想到太阳西坠的时候,歌声响起来,原本高高的台榭变成了池塘(台榭指高台),诗人用“日昃”和“高台”、“歌”和“池”
诗句翻译 1 秋大热上七里滩:秋天的天气非常热,我们登上了七里滩。 2. 吾生所未见,自古恐亦无:这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景象,自古以来可能也从未有过。 3. 秋半不肯凉,赫日炎洪炉:到了秋天的一半,天气仍然没有凉爽的迹象,太阳像火炉一样炽热。 4. 沸湍七里滩,触热乘畏途:七里滩的水沸腾着,热气让人难以忍受。 5. 坐船汗如浆,况彼牵挽夫:坐在船上,汗水如同泥浆一般,更何况是那些拉船的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