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注释】 《大衍易》是一本解释卦辞的专书,其中“大衍”指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三个爻;“谦”、“豫”、“蛊”、“临”、“观”、“噬嗑”、“贲”、“剥”、“渐”、“归妹”、“丰”、“旅”、“巽”、“涣”、“节”、“中孚”、“小过”、“既济”等十三卦,每卦六爻,称为“六位”;而“否”“泰”、“同人”、“大有”、“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损”、“夬”
诗句原文: 俯下知临吉,其如仰观何。 相孚不待荐,一盥已为多。 译文解释: 在《大衍易吟四十首》中,“俯下”与“仰观”相对照的意象,表达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首先,通过俯下的观察(即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作者认识到“临吉”,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对于更为深远或抽象的概念,仰观则显得困难,无法轻易掌握其全貌。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俯下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二十 离明用狱四,噬嗑贲旅丰。 中孚夹离卦,两画玩虚中。 注释: - 离明:指日、月、星三光的明亮,象征光明照耀。 - 噬嗑:卦名,代表食和嚼的动作,象征着饮食文化和消化过程。 - 贲:卦名,与“噬嗑”类似,也是关于饮食的卦象,但更多地涉及到烹饪和食物的准备。 - 旅:卦名,代表旅行和外出,象征着人们四处奔波和探索未知。 - 丰:卦名,代表着富足和丰收
【注释】 大衍:指六十。 易吟:容易吟诵的诗。《易》有六十四卦,故称。 剥三与复四:指《周易》中的“剥”卦和“复”卦。 剥:剥落的意思。 与:同“予”,我。 复:回复、恢复的意思。 皆处五阴中:都处于阴气最盛的时候。 自拔:自己摆脱。 弃其类:摒弃同类的人或事物。 吾推道是从:我认为这是顺应了天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周易》中《剥》卦和《复》卦的注解。作者在《易》的《剥》卦和《复》卦中
残春感事十首 乾坤第一爻,两仪细察,万象包涵 1. 学易何须博,乾坤第一爻 - 《残春感事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诗。寒暑元如故,乾坤岂不宽。时情工刻薄,生理转艰难。遑恤诸儿笑,终凭后代看。渊明咏贫士,感慨异悲酸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易经学习的态度和感悟。他并不需要广泛地学习,因为乾坤之道已经非常清晰明了。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认为宇宙的道理很简单,无需过多解读。同时
注释:大衍易的吟咏有四十首,这是仁道已经达到极致了。 仁道成为已极,就是仁道成为最高、最完美的境界。体元乾长人,体元,指天地万物的本原,乾,代表天,是创造一切的原始动力。乾长,表示长久不断。 独休不远复,独休,独自休息的意思,不是指停止活动,而是指自我修养。 当且学回仁,当且,现在;学习仁德。回,反照、反哺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学习的过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仁道的理解和领悟
盛夏靡草死,岁寒松柏贞。 泰须防陂复,否有大人亨。 注释: 1. 盛夏:指夏天,盛满的夏季。靡草:枯萎的草。2. 岁寒:指冬天,岁月寒冷。3. 贞:坚守节操,不动摇。4. 泰:指顺利或吉祥。5. 须:必须,务必。6. 陂:山坡。7. 否:指不顺遂。8. 大:指伟大或重要。9. 人亨:指成功或顺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诗,通过对夏日草木和冬日松柏的描绘
诗句:履若蹈虎尾, 译文:好像踩着老虎尾巴一样。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危险处境时的谨慎与警觉,体现了其对生命安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在处理事务时,需要小心翼翼,以防不测。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认真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
注释:大衍易吟四十首,指的是《大衍易》的四十八卦。大有同人盛,离柔寓戒辞。无威斯近弱,不广即为私。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大衍易”中的四十八卦,表达了对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思考。首先,它提到了“大有同人盛”,意味着人们在追求共同繁荣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合作、互相支持。然而,过度的追求可能导致贪婪和自私,最终走向灭亡。其次,作者指出“离柔寓戒辞”的重要性,暗示了柔弱可以带来内心的平静和修养
注释: 大衍易吟四十首 这是《易》经中的第一首,以“易”开头,是《易》经的开篇。 小畜过无坎,胡为以雨云。 小畜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一个,由九三和上九组成。小畜的意思是蓄聚,但必须适度,过度则有害。本句意思是说,过度的积蓄会带来麻烦,就像天空中突然的大雨一样。 互观藏兑泽,止水亦兴云。 互卦是由上下两卦组成的,是《易》经的核心部分,也是理解《易》经的关键。本句意思是说,虽然止水看似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