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知临吉,其如仰观何。
相孚不待荐,一盥已为多。
诗句原文:
俯下知临吉,其如仰观何。
相孚不待荐,一盥已为多。
译文解释:
在《大衍易吟四十首》中,“俯下”与“仰观”相对照的意象,表达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首先,通过俯下的观察(即对事物的深入了解),作者认识到“临吉”,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对于更为深远或抽象的概念,仰观则显得困难,无法轻易掌握其全貌。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俯下:此处指通过实际观察和实践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 临吉:表示在俯下过程中,已经触摸到了问题的核心或真理。
- 仰观:代表对更高层次概念或理念的理解,可能涉及思考、冥想或学习。
- 相孚:指双方信任或一致同意的意思。
- 一盥已为多:意味着简单的行为(如洗手)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这首诗通过对比俯下和仰观的不同体验,展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转变。它强调了实践中获得的深刻见解,以及这种智慧如何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简单而有效的行动。诗中的比喻和象征丰富而深刻,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态度,也体现了哲学上关于认知过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