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
注释: 1. 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即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2. 新凉:新的清凉,形容天气凉爽。 3. 醉眠:喝醉了酒后睡觉。 4. 凄然:凄凉、悲伤的样子。 5. 山云:山间的云雾。 6. 宫树:宫殿里的树木。 7. 满进:全部喝掉。 8. 酬好节:报答良辰美景。 9. 两鬓:指头发两边的鬓发。 10. 双星:指牛郎和织女。 11. 长斋:长期禁食。 12. 绣佛前:在佛像前刺绣。 赏析:
【注释】 1. 古县沧浪外:常熟县,即今天的苏州市常熟市。沧浪,指太湖中的一片陆地。 2. 精蓝缥渺间:《庄子·逍遥游》中说“庄周梦为胡蝶”,这里的“精蓝”是指精蓝寺,即现在的苏州市常熟市的一座名胜古迹。“缥缈”是形容物体轻盈飘忽的样子。 3. 木枯曾阅世:树木枯槁时,可以看见它曾经经历过的世界。 4. 龙老解分山:龙老了,能够解开世间的纷争与纷扰。 5. 鸟道秋迷迹:秋天,鸟儿迁徙的时节
曹娥浦泊舟 在曹娥浦停船,不知过了几个时辰。 闻钟声知寺近,听橹声知道潮生。 风向沙头起,天从柁尾明。 梦回无意绪,两岸杜鹃声。 注释: 1. 曹娥浦: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 2. 泊舟:停船。 3. 几更:几盏油灯,即几个时辰。 4. 闻钟知寺近:听到寺庙的钟声就知道离寺庙很近了。 5. 听橹信潮生:听到船桨声,就知道潮水上涨了。 6. 风向沙头起:风从沙滩的方向吹来。 7. 天从柁尾明
【诗句释义】 1. 跨马登长路。跨马:骑马;登:登上。指骑马走过漫长的道路。 2. 闻鸡度远关。闻鸡:听到公鸡打鸣,古代用它作为报晓的铃声;度:经过,越过。指听到公鸡的叫声后,便渡过了很远的关口。 3. 水光斜漾月。水光:水中的反光;斜漾:倾斜晃动;月:月亮。形容月光映照在水面上,使水面产生流动的影子。 4. 云影倒薶山。云影:云彩的影子;倒薶:倒映;山:山峰。形容云雾笼罩着山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描绘了春天雷雨交加的景象以及西湖的花事。 初闻雷声:开始听到雷声 二月寒犹在,春云湿未开:春天仍然很冷,云朵湿润未散,暗示着冬天的余韵尚未完全消散 洒窗终夜雨,发轫数声雷:雨水打在窗户上,持续了一整夜,随后几声雷声响起。这里“发轫”是指雷声的起始 荠麦绿生脑,棠梨红拆腮:荠菜和小麦已经长出了嫩芽,像人的脑门那样绿油油的;棠梨(即海棠)的红色花瓣开始展开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与主题的把握。注意结合注释,从“筹边”“战马”“宝刀”等词语中提取信息,理解诗人对战争的看法。 【答案】 译文:从小在军中长大,因为打仗而获得官职。考虑边防大事时头发竖起来;进入战斗阵前时骨头和毛发都感到轻松。 爱惜战马如同爱惜生命,珍贵的宝刀都有名字。酒喝到尽兴时常骂坐在席上的客人,嫌他们谈论太平盛世。赏析:这首诗是李将所作《出塞》,是一首写将士生活的诗。全诗四句
无锡县春日 吴楚新岐路,江湖旧散人。 放船来古县,沽酒供闲身。 注释:吴地和楚地交界的地方,有一条新的歧路;江湖之间,有一位过去的游子。我放船来到这个古老的县城,买些酒来招待自己。 花卸一村雨,鸟啼千树春。 野塘风卷地,无复见芳尘。 注释:花儿落尽了,村子上空飘洒着一场春雨;鸟儿在歌唱,千棵树木沐浴在春风中。风吹过野塘,卷起地面的尘土,再也没有见到那曾经的芬芳了。 赏析
诗句原文: 云浮江雨暗,独客苦淹留。白发羞明镜,青山对小楼。酒功书下下,心事付悠悠。安得并州剪,从头剪断愁。 译文: 江上的云彩被雨水遮住了,雨中的天空显得暗淡无光。我独自在异乡,心中充满了羁绊和不舍。岁月不饶人,我的白发已经无法掩饰内心的羞涩和不安;面对着远方的青山,我的内心也如同那静静的小楼一般孤寂。夜深人静时,我常常借酒消愁,试图用文字来排解心中的忧愁。然而,无论怎样努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锡的作品。全诗如下: 昌国县普济寺小亭 鲸海中流地,龙峰小洞天。 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 大士居邻境,闲僧指便船。 若为风浪息,更结补陀缘。 注释与赏析: - 鲸海中流地,龙峰小洞天:鲸海是指大海,这里比喻昌国县的普济寺小亭像大海中的一座岛屿,龙峰小洞天则形容小亭如山间的洞穴般幽静神秘。 - 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亭子因为地势高,所以能先一步看到月亮升起
【注释】 乌镇普静寺:即乌镇普济寺,为梁代沈约故居。 寂寞:孤独冷落。 深廊:长廊。指普静寺。 碑存知殿古:知道这里曾经有座大殿(碑)。 香冷觉僧残:烧香人离去后,香炉里的香灰还留有余烬,说明僧人烧香时已经不在这里。 断岸舟横浦:断崖上搁着小船,停泊在水边。 平坡树补山:平坦的山坡上长满了树木,仿佛是山上的树林补上了这片土地。 休文:沈约,字休文。 好在:美好。 依旧:仍旧,仍然。 带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