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注释】 长须翁,久不见:指好久没有见过的长胡须的老人。 壁角深藏:比喻隐藏得很深。 心灰百炼:形容失望到了极点。百炼,百锻百炼,百次锤炼,比喻多次努力。 将期休影息阴:打算停止活动,不再露面。 岂谓明明弄险:怎么会想到要明目张胆地冒险呢? 夜叉心:恶鬼的心。 擘开菩萨面:撕开菩萨的面容。 丑恶既乖张:丑陋邪恶的东西已经变得乖戾了。 佛手难遮掩:佛祖的手都难以遮盖住这丑陋的事物。 赢得春山哭杜鹃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扭碎东山鼻孔,牵断佛眼耳轮。一等施呈毒手,腕头力重千钧。饫饕法味,饱听圆音。汉室威仪重复见,紫芝香散碧岩春。 注释: 1. 东山:指佛教中修行者常去的地方,象征清净和智慧。 2. 施呈:施展,施加。毒手:指用狠毒的手段或策略。 3. 法味:佛教中的教义或教法的味道。 4. 圆音:形容声音圆润动听。 5. 汉室:指汉朝的朝廷或政权。威仪:指威严和礼仪。重复见:再次出现。 6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内容为赞美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簸弄乾坤,灵蛇在掌。 注释:这位英雄人物能够操纵天地,就如同手中握着一条灵蛇一样。这里的"簸弄"是指控制、操纵的意思,"乾坤"指的是天地宇宙,"灵蛇在掌"则是形容这位英雄人物的能力如同手中握有灵蛇一般强大。 2. 露刃含霜,阿谁近傍。 注释:他的剑如同露水般明亮,刀刃上似乎带着霜气,无人能近身
这首诗的原文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二十七》。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沧溟深,未必深。 - 沧溟:指大海。 - 深:形容词,意为深广、深邃。 - 未必:表示或许的意思。 这一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事物的表象往往与本质有所不同。大海看起来很深,但未必真的那么深;同样,佛家所说的“心”虽然深不可测,但并非总是如此。 第二句:须弥险,未必险。 - 须弥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一 大智洞明,十方虚彻。 玄枢妙转,千圣迷踪。 直饶透箐眼明,截流机峻。 须知更有向上一路在,这里见得彻去,方知东山五祖老冻脓。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禅宗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读: 1. 大智洞明,十方虚彻。 大智:指高深的智慧,洞明:指洞察一切。十方:佛教中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虚彻:指虚空彻底
这首诗的原文是: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十四 忠清千古灿奎文,盖世功名富贵生。 旌佩拥云何处去,毗卢楼阁款经行。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释义: - "忠清千古灿奎文":忠清是指忠诚而清明,奎文指的是美好的文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忠诚清明的品质如同灿烂的文字般永存。 - "盖世功名富贵生":盖世是指超越时代的,功名富贵是指名利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超越时代的荣誉和财富由此诞生。
注释: 1. 正月一,是新年。 2. 家家庆贺,处处喧阗。 3. 惟有拄杖子,不随时变。 4. 松根稳坐,石上安眠。 5. 蓦地放憨歌一曲,啰啰哩啰啰哩啰。 6. 木人听不足,瘦立绿萝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快乐心情。他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新年,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他却与众不同,他的一根拐杖和一棵大树成为了他的伴侣。他在松树下安静地坐着,在石头上安心地睡觉。然后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大意为:没弦的琴,有遗音。调高流水,声振缁林。碧眼黄头争品弄,无端花擘祖师心。瑞岩素非妙手,效颦弹一曲看。叮当叮当,绝听子期迷节奏,和云高挂古松阴。 我们来看第一句“没弦琴,有遗音”。这里的“没弦琴”指的是没有琴弦的古琴,也就是所谓的“无弦琴”。而“有遗音”则是说这种无弦琴虽然没有了琴弦的振动,但仍然能够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一句可能是在赞美古代的音乐艺术
诗句:荆棘林,大火聚。峭壁深坑,无栖泊处。直饶伊瞥转一机,转得身,通得步。瑞岩未敢轻相许,何故凤栖不在梧桐树。 译文:在荆棘密布、烈火熊熊的森林中,有一块地方是无人居住的深坑。即使它偶尔转动了一下机会,也不过是转了身体,走了几步而已。我不敢轻易地答应你,为什么凤凰不会栖息在梧桐树上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而危险的环境,荆棘林和大火聚集的地方象征着危险和未知。峭壁和深坑表示了困难和挑战
注释:太阿剑长久被封印在丰城,直到遇见张华才重新发光。 积存的冤仇都已扫除,蛰伏的龙在银匣中被珍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太阿剑为题,赞美了太阿剑的锋利和价值。首句“太阿久瘗丰城剑”描绘了太阿剑长时间被埋藏在丰城的情景,而第二句“才遇张华便发光”则表现了太阿剑在遇到张华时重新发光的神奇之处。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太阿剑的锋利与不凡,也表达了作者对太阿剑独特价值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