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诗句释义 1. 僧钵一粒饭:比喻僧人的简朴生活,一钵食物足以满足。 2. 农家一滴血:比喻农民的辛勤劳作,仅用一点点汗水就能换来收成。 3. 战争收拾归,知费几牙颊(liè):指战争结束后,人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牺牲自己的牙齿和脸面。 4. 明玑杵白,别甑炊香:形容烹饪时使用的器具虽然不华丽,但能煮出美味的食物。 5. 伴客地炉烧榾柮(lì),无宾主话商量:形容在寒冷的夜晚
雨后溪声寒弄玉,风前木叶碎飘金。 雨后溪流潺潺,如同玉的清音;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见闻互用非声色,花劈威音古佛心。 观察和听闻是互相作用的,它们不是单纯的声色;花劈开就是古佛的心。 见成家乐,管宴佳宾。 看到成熟的家庭快乐,宴会上宾客云集。 莫谓瑞岩岑寂甚,一回拈出一回新。 不要认为瑞岩山很寂静,每次拈出新的诗句都让人耳目一新。 注释: 1. 雨后溪声寒弄玉
【注释】 祖父田园,积年荒废。:祖父的农田荒废了。 农不务耕,渔专讨利。:农民不耕种田地,渔民专门追求利益。 彻底掀翻自有人,去尽残芦并败苇。:彻底清理一番,会有人去做这些事。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字字声声说大义。:大雁从空中飞过,影子映在寒冷的水面上,每个字都发出声音,都在诉说着大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惠能所作的一首偈颂诗。惠能是禅宗六祖,他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注释:这万金包裹烂泥团,不惜当场撮弄看。那些败阙遭人窥觑了,末梢依旧被渠瞒。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不屈不挠、坚守原则的坚定形象。诗中通过“万金包裹”、“当场撮弄”等词语,表达了人物对金钱、权力等欲望的不屑一顾,以及他坚守原则的决心。而“败阙遭人窥觑了,末梢依旧被渠瞒”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物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坚忍不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及其效果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词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诗句所用手法及其效果,然后总结出手法及效果。本题中“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其三十六”表明了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半夜逾城,六年栖雪”,写诗人在寺庙里过夜,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生活非常艰苦,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寺庙中苦度时光;第三、四句“饿得肠枯,冻得骨折。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写僧人对诗人的同情
注释如下: 家在蓬莱,霓裾粲霞 - 家住在蓬莱仙山,衣裙像彩虹般绚丽。 步虚声有节,观徼念无差 - 漫步虚空时听到的钟声有节奏,观瞻天界时心中意念不偏离。 护剑苍虬鸣宝匣,听琴瘦鹤倚庭花 - 守护着剑柄上的苍龙,鸣响着宝匣;听着琴声,瘦鹤靠在庭院的花木旁。 丹成九转,符扫群邪 - 炼丹成功,可以驱除各种邪恶。 不负东林莲社约,乘轺来访竺仙家 - 没有辜负东林寺的莲社约定
【注释】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四十五: 1. 秋旸肆酷,秋暑炎蒸。——指炎热的夏天过去之后,秋天的阳光和暑气依然酷烈难耐。 2. 不容鹅护雪,难保蜡人冰。——指冬天大雪封山,鹅群难以觅食,而腊月寒风凛冽,人们只能靠取暖器来抵御寒冷。 3. 一夏噇眠虚过了,秋风拈弄刈禾镰。——指夏季的懒散生活已经结束,秋季的劳作已经开始。 4. 有权有用,无党无偏。——指做事要有权威,要有能力,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诗句释义及译文 一点心灯,寒光灿烂。 - 解释:比喻某人的智慧或精神犹如一盏不灭的心灯,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光芒四射。 - 译文:这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心灯,即便环境艰苦,也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今古长明,几人着眼。 - 解释:无论古今,总有一些人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 译文:从古至今,总有人能看得清楚事情的本质。 诸方老冻脓,烧畬种粟,三呼三应,妙悟水因,眉间挂剑。 - 解释
【译文】 独坐大雄峰,临机多弄险。 遭虎口杀活不分,脱狐身真假难辨。 那堪创立清规,平地深深坑堑。 结成不共戴天雠,烧炷枫香解释休。 注释: 1. 独坐大雄峰:独自坐在大雄峰上。大雄峰是指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即印度的灵鹫山,象征佛祖居住的地方。 2. 临机多弄险:面对情况时总是处于危险之中。 3. 遭虎口杀活不分:被老虎攻击,生死未卜。 4. 脱狐身真假难辨:摆脱了狐狸的身体和真假难以辨认。 5
【注释】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四十 人从雪峰来,接得乳峰信。 报道古涧寒泉,涌出千丈飞雪。 推倒妙高台,掀翻乌石岭。 松山土主冷地翻身,隐潭龙王梦中惊醒。 郎忙抖擞精神,念一道离怖畏真言,南无三满多,没驮喃,唵部龄,唵齿龄。 吽吽,急急如律令。 三世诸佛立地听,梵语华言难改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描述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首先,诗人以雪峰和乳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雪山的景象。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