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诗句解读 1 “衲僧家,无本据。” - “衲”指的是僧侣或尼姑。 - “家”在这里可能指寺庙或修行的场所。 - “无本据”意味着他们没有固定的信仰或教义可以依托。 2. “暑退凉生,任情去住。” - “暑退”是指夏天过去,天气转凉。 - “凉生”与“暑退”形成对比,表示季节的变化。 - “任情去住”意味着根据个人意愿自由行动或休息。 3. “折拄杖,挑拨红尘堆里人,破草鞋,踏断枯木岩前路
这首诗的原文是: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三十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切忌随他语脉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 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籍记载着五色祥云,而绣品则添加了一丝红线。 2.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 这是说,把所有的阴暗和阴霾都剥去,然后天心再次显露出来。 3. "惟有龟毛拂
```text 截流机,分泾渭。清浊浅深,穷源倒底。 三脚驴子弄蹄行,踏过何曾沾著水。 芝峰家丑外扬,也是碓坊洿米。 低声低声,墙壁有耳。 座满江南客,何须唱鹧鸪。 诗意赏析: 1. 第一句“截流机,分泾渭”:“截流机”,比喻智慧和洞察力,如截流器控制水流,比喻能洞察事理。“分泾渭”,指辨别清白与不洁,喻指分辨是非。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解事情的本质。 2. 第二句“清浊浅深,穷源倒底”
【注释】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二十五:偈颂,佛教语,梵语意译,谓佛所说之偈文。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其二十五:偈,即诗的意思。 偈颂,即佛经中的和音诗,又称和合本、偈赞。 子,指拄杖。 黑粼皴,意为皮肤黝黑如鳞状。 韬藏头角,意为隐藏锋芒。 枯槁身心,意为身心憔悴,形容人穷困潦倒,生活困顿。 业风飘鼓,意为因缘所牵,如同被风飘摇的鼓声一般不定。 忙忙入草寻人,意为匆匆忙忙地寻找他人。 奔驰鸟道
【注释】: 万叠青山,一溪流水。:形容山峦叠嶂,江水流淌。 幽鸟绵蛮,烟萝锁翠:指鸟儿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烟雾缭绕,青苔覆盖了树木的绿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瑞岩活计无多,徒挂傍人唇齿:指在瑞岩(山名)上的生活艰难,只能依靠别人生活。 彻骨贫穷,熏天富贵: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而另一个人却非常富有。 一阵西风丹桂香:形容秋天桂花飘香的景象。 二三子,吾无隐乎尔:意思是告诉你们
诗句释义 1. “善护菩提树有年”: - 解释:这里描述的是一种长期、深远的保护,即对菩提树(佛教中的觉悟之树)的精心呵护。 - 关键词:菩提树 - 注释:在佛教中,菩提树代表觉悟和智慧的来源,因此保护它代表了对智慧和精神追求的维护。 译文 悉心守护着那棵历经岁月的菩提树,它的金枝玉叶为后世子孙提供庇荫。 2. “金枝玉叶荫儿孙”: - 解释
这首诗的译文是:凤宿龙巢,宸车苔辗。前不构村,后不迭店。疑杀天下人,自疑犹未免。瞥转一机,星驰电卷。飞来峰刮地风寒,冷泉水滔天浪衮。死句翻成活句传,大冶精金经百炼。 注解:这首诗是一首偈颂,每句诗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以下是对每句诗的注解: 1. 凤宿龙巢,宸车苔辗。前不构村,后不迭店。 - 凤凰栖息在龙巢,宸车行驶在苔上。 - 前方没有村庄,后方没有商店。 2. 疑杀天下人,自疑犹未免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指佛教中的唱诵经文和解释佛法的诗文。偈,佛教语中的一种歌咏文字;颂,佛教用语中的一种赞颂文字。 天地不仁:意谓天地对万物都是无情的,不会偏私任何一方。 招感:招致、引起。 田稼如云:形容田野里庄稼像云朵一样密集。 一风消散:形容大风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状。 肝肠断:形容极度悲痛,好像肝肠都要断开了似的。 林间衲子:禅宗僧侣。衲(nà),僧衣。 有亦不知,无亦不管
【注释】 扎得脚跟牢,不怕风涛险。——比喻自己立下志愿,就象系紧鞋带那样牢不可破。 大田多稼如云,只要及时收敛。——庄稼长得茂盛,像天空的云一样。 归来香积国经行,喜见飞檐翔唇吻。——在香积国里到处行走,看到高高的屋檐像鸟嘴一样。 议赏元勋,高低有分。——商议对功臣的赏赐,是有差别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赞之作。“扎得脚跟牢,不怕风涛险”。意思是说立下了志愿,就像系紧了鞋带上路一样
【注释】 诸庄收敛,几样心肠。 诸庄:指农民的庄稼。收敛:收成。几样心肠:即多种心肠(比喻对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想法)。这里指农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庄稼,而不是其他的事情。 忧风忧雨,忧旱忧荒。 忧风忧雨:担心天灾(风和雨)。忧旱忧荒:担心干旱、荒芜。这里的“旱”和“荒”都是形容农作物因天气原因而减产或死亡。 刈禾镰虽云快利,要用处不犯锋铓。 刈禾镰:用来收割农作物的镰刀。云:好像。快利:锋利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