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注释】 殿:庙堂。 佛生:佛祖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打:施舍。 兜楼香:即熏香。古代以香炉盛香料,置在楼台上,用以焚烧,香气四溢。 共说家私话:指夫妻之间的私房话。 霸:强横。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作者时年47岁。这是诗人晚年的一首七言绝句,写其与夫人在家中烧香、谈心的情景。 “殿成不必拆”,是说大殿建成后,不必拆毁。这里运用了典故。《维摩诘经·卷下》中说
【诗句释义】: 1. 妙摄化权,使不辱命。 2. 鹤唳东皋,云归乳岭。 3. 拄杖子,黑粼皴,困卧壁根,声前唤醒。 4. 舞蹈清风两腋生,安闲又入萝窗定。 5. 宾主历然,头正尾正。 【译文】: 1. 巧妙运用教化之力,使人不遭屈辱。 2. 鹤在东边的山岗上鸣叫,云雾回到了山岭之间。 3. 拄着拐杖的老人,皮肤黝黑,皱纹满面,他困顿地卧在墙边,但在他耳边的风声使他醒来。 4. 他随风起舞
明月可中庭,雁影沉寒水。 烹金炉冷岁华深,九鼎遗言犹在耳。 深深拨著,宿火通红。 不假一槌成大器,刈禾镰子疾如风。 注释: 1. 明月可中庭:明月可以照亮庭院。 2. 雁影沉寒水:大雁的影子落在寒冷的水面。 3. 烹金炉冷岁华深:用金炉煮食物时,感受到岁月的深远。 4. 九鼎遗言犹在耳:九鼎是古代国家的重器,这里指的是古老的智慧或教诲仍然回响在耳边。 5. 深深拨著,宿火通红:轻轻触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绍昙(1090-1157)的作品。他是中国禅宗诗僧,字觉范,号默堂,俗姓何。他出生在一个佛教世家,自幼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佛家经论和禅宗思想有深入的了解。他曾经在江西、浙江一带游历讲学,后到湖北黄梅五祖寺出家为僧。他的诗作中,既有描写山水风光的,也有表达人生感慨的;既有抒发情感的,也有描绘生活的。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我们来看第一句:“住院恰周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四十馀年,白云高卧。 注释:这四句诗描述了一个僧人在寺庙中隐居了四十多年,过着清静的生活。 无端刺脑胶盆,日夜烹煎家火。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僧人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外界的干扰或内心的问题)感到痛苦,以至于用烧红的铁棒(胶盆)刺激自己的头部,导致家庭陷入困境。 庄田淹没,与死为邻,屋舍倾颓,安身难保。 注释
【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一百:指《大般涅槃经》中佛对阿难的开示,“如人执杓,自转不息,于彼水中,随器为器。”意即众生如车,轮回不停,但应自行觉悟。 司南车,辘辘转:以指南针为喻,比喻轮回转世,永无休止。 务与冥行指迷:指轮回转世的迷惑性。 肯被傍人指点: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教诲,坚持自我觉悟。 三脚驴却步不前:比喻那些迷失方向、停滞不进的人。 老杨歧恶殽难掩:比喻那些贪婪自私、不顾他人利益的人。
注释:鸩鸟的羽毛,是毒药。用它来治疗毒疮,是没有用的,不要动它。如果随便使用,就会使人全身皮肤脱落。 赏析:本诗通过比喻的方式告诫人们不要随便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诗句通俗易懂,富有哲理
【注释】: 1. 偈颂(jie sòng)是佛教中的一种唱诵方式,即佛经的朗诵和解释。这里指的是诗歌,用韵文形式表达佛教教义或哲理。 2. 一百零二首:指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百零二首。 3. 其九十一:指的是第91首诗。 4. 六用门头:指佛门中的六种用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5. 力战争夺:指在佛教修行中,为了修得正果而进行的激烈斗争。 6. 鎗杀贼阵云横:形容战斗激烈
这首诗的译文是: 别墅前面山丘上,一棚木偶戏上演。 木偶们东奔西跑,或进或退忙个不停。 击打着东方的鼓乐,送走美好的时光。 穿着杨岐戏子的戏衫,编排合宜新戏。 虽然木偶是由人操纵的线牵引着,但妙舞三台谁不会? 谁不会?观众喝彩一声,连乌鸦也争先恐后。 注释: 1. 别墅前面山丘上:指在别墅附近的山坡上搭起了一个表演场地。 2. 一棚傀儡:指搭建起来的一套木偶戏设备。 3. 个东个西
注释: 1. 不守:不拘泥,不受拘束。蜡人(木偶像)冰:指佛教的佛像,这里指的是佛教徒的修行。 2. 不怜:不怜悯,不关心。鹅护雪:指佛教徒为保护佛法而不顾生死的舍身精神。 3. 互用:互相使用,相互利用。六根门:佛教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 4. 大地:指整个宇宙。一团铁:比喻世界万物的本质都是坚硬无情的。 5. 百杂碎了也: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事物都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妙尽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