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解析】 “偈颂一百零二首”是佛教禅宗的诗体,全篇用五言四句为一个单位,共一百零二首。此诗是其中一首。 “梅开的皪花,径糁模糊雪。”这两句写梅开之景象,以花喻人,以花喻事,以花喻物,以花喻情,以花喻世,以花喻理,以花喻禅,以花喻道,以花喻佛,以花喻天,以花喻神,以花喻圣,以花喻贤,以花喻德,以花喻仁,以花喻义,以花喻礼,以花喻智,以花喻识……以花喻万法。“皪”,同“婀娜”,柔美的样子;“蘂”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即水牛在干旱和洪水中都能生存。它通过描绘水牛在恶劣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顽强。 译文: 各种地方的水牛在旱涝中都安然无恙,只是恐怕难以调教那些倔强的水牯牛。 挣脱了鼻绳的水牛憨睡安稳,听到几声羌笛后,野田中已秋意正浓。 没有形状也没有影子,是谁放开谁又收手? 通体白色通体黑色,游戏风烟百草头。 注释: 1. 诸庄旱涝不为忧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热时人们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首先,“三伏炎蒸,汗流如雨”描述了夏季高温带来的强烈出汗现象,这是人体为了调节体温而自然发生的生理反应。 “老倒白云,说迷说悟”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感到的困惑与迷茫。这里的“老倒白云”比喻人们像被风吹倒的白云一样,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说迷说悟”则描绘了人们在这种情境下的心理状态,既有迷茫也有觉悟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1. 鸩鸟毛,蛊毒水。 - 鸩鸟的羽毛:比喻有毒的物质或人。 - 蛊毒的水:蛊是一种古代传说中的毒虫,其毒可以入药,此处比喻毒药。 2. 毒不伤人,何妨服饵。 - 尽管毒药本身不伤害人,但有些人却喜欢用它。 3. 只有这些儿,含毒喷人,深入骨髓。 - 只有少数人,他们把含毒的东西吞下或者喷到自己身上,毒素会深入他们的体内。 4. 三世诸佛畏之如兔见苍鹰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四南宕湖边,天台山上。 踏断石桥,绝人来往,难透无过者。 一关望崖,多少空惆怅。 握不成拳,伸不成掌。 活语翻成死款招,谩说藕丝牵玉象。 注释:南宕湖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西,又名鉴湖;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境内。此句意为:站在南宕湖畔的天台山上。 踏断石桥,绝人来往,难透无过者。 这一句诗的意思是:踩断了通往山顶的石桥,断绝了行人的往来,难以通过。 一关望崖,多少空惆怅。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贯休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茆屋赋新诗”: - 茅草房中创作新诗(比喻在简陋的环境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2. “内院寻知识”: - 在寺院内部寻找灵感和智慧(佛教徒认为,通过修行和冥想可以获得智慧)。 3. “身从胜境中来”: - 自己的思想或作品受到了优美环境的影响。 4. “句自活法中得”: - 句子中的表达方式是自然形成的,没有刻意雕琢。 5.
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九十 打头不遇作家,谩说俱轮先度。 饶伊诸漏顿超,到底终成染污。 不染污,活眼点开,光吞寰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脱和对佛法真谛的追求。 “打头不遇作家”意指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许多误解和困难,但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 “谩说俱轮先度”意为那些自称已经领悟了真理的人,可能只是暂时达到了某种境界
注释: 久雨不晴,高低水平。 浸烂释迦鼻孔,淹鳖迦叶眼睛。 拄杖子,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豁开正眼明如日,扫荡重昏天宇清。 译文: 长时间的雨没有停歇,天空中的水汽弥漫。 雨水渗透到释迦牟尼佛的鼻子里,淹没了迦叶菩萨的眼睛。 这就像一根拐杖,是上天创造的草昧世界,应该建立诸侯之位而不是让它混乱不安。 打开正眼如同明亮的太阳一般,扫除昏暗的天空让天地清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枕石安眠,山云四屯。 -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安眠的场景,他躺在石头上,周围的山云环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救不得也,浣盆浣盆。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无法拯救他人的无奈,只能通过洗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 更说甚德山临际,棒如雨点,喝似雷奔。 - 这句话描绘了德山禅师临危不惧、大智大勇的形象,他的棒法如同雨点般密集,喝声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 草迷人去路,月挂客愁村。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拽转十二时,不与诸尘对。 饱和罗饭,瘦策闲嬉。 三个成团,四个作队。 向云坳涧曲,采蕨蕈煎茶,缕笋芹为脍。 弥勒不知,释迦不会。 刚被春风透密机,高林破晓莺吟碎。 眼里闻声,且居门外。 逐句释义及注释如下: 拽转十二时,不与诸尘对。 这句话描述的是诗人在一天中的时间流转过程中,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净。"拽转"意为调整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