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昙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水洗硬石头 - 比喻修行者如同坚硬的石头,经过长时间的修行洗礼(如水洗净岩石),最终可以变得柔软和清澈。这象征着修行者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反省,逐渐去除心中的杂念和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2. 浪打枯杨树 - 比喻修行者如同枯萎的杨柳,尽管历经风吹雨打,却依然坚韧不拔地生长。这象征着修行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毅力,不断前行,永不放弃。 3.
这首诗是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诗品》中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路隔重湖,一尘不到。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湖泊景象,强调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2. 片段白云,绵蛮幽鸟。 这句诗描述了天空中的白云和山林间的幽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欣赏。 3. 静倚石阑听,稳拂苔衣卧,此乐只应林下有,人间少。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玩犀牛,呼小玉。 【玩犀牛,呼小玉】:这是在描述一种场景或状态,可能是在欣赏犀牛或呼唤小玉(可能是指美女)。 一种风标,十分尘俗。 【风标】:这里可能是指某人的性格或行为举止,有某种独特的风格或特点。 【尘俗】:这可能是指某种世俗的、平凡的事物或生活状态。 勤巴子病入膏肓,老盐官笑含鸩毒。 【勤巴子】:这可能是指一个勤奋努力的人,但已经病入膏肓(病得很厉害),无法自拔。
【注释】 偈颂:佛教用语,指唱诵佛经、讲说佛理的韵文。 其八十四:《全唐诗》中收录的一首七言诗,作者不详,题目为《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八十四》。 触翻茶瓢:比喻用禅宗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茶瓢是泡茶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禅师的茶杯。 眉毛挂剑:形容禅师眉毛长得很浓密,像挂着一把剑一样。 杀活不分:指禅宗中的“不立文字”与“以心传心”两种观点无法区分。 邪正难辨
【注释】 落韵诗:指诗的格律不严,随意写来。卢老:指唐代僧人卢鸿。泼禅衣:泼墨写佛经。活取通霄路:指用笔触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刬草机:比喻锋利的工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作者自注“僧”。全诗以议论为主,偶有描写。 开头两句,诗人对卢鸿的诗作了评价,认为他的诗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写得自由灵活,与前人不同。 “脚头”,即脚下;“活取”,意为“随手可得”;“通霄路”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内容表达了对世间名利的超脱态度。 百鸟啼春风,村村自花柳。 “百鸟啼春风”,意味着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鸟儿们欢唱起来,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的“春风”象征着新的开始,新的机遇。“村村自花柳”,则描绘了乡村景色的美丽,村庄周围开满了鲜花,柳树摇曳生姿,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 揭示目前机,大地人知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一首偈颂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佛法的领悟和追求。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毒窠蜂,恶相从。 棒不至心死,喝不到耳聋。 拨玄枢于机轮转处,丧家私于小玉声中。 怨无穷,恨无穷。 有口不能分雪得,一年一度,且听落花啼鸟诉春风。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毒窠蜂,恶相从。 - "毒窠蜂"是指那些有毒的蜜蜂,它们的外表看起来很美丽
燕语雕梁,绿阴覆墙。 缫车声轧轧,风递茧丝香。 注释: 燕语:燕子的鸣叫声。这里指的是春天的景色。 雕梁:精美的屋梁。 绿阴:浓密的树荫。 缫车:织布机。 轧轧:形容纺织的声音。 风递:风传递。 茧丝:蚕吐的丝,这里特指蚕茧中的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篇。首句“燕语雕梁”描绘了春天里鸟儿在屋梁上欢快地歌唱的场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绿阴覆墙”则描绘了春天里树木葱郁
【注释】 冯:古国名,今河南沁阳。 舜日尧风:相传尧时有凤凰衔书飞来,说:“舜帝应天而治。” 林下野人:隐居山林的隐士。 报德:报答皇恩。 拄杖:手执拐杖。 云卧难逃至化中:指云游四方,难以逃避天命的安排与造化的安排。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美太平盛世之作,诗人以“野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喜悦之情和为国出力的豪情壮志。诗中用典丰富,语言流畅,意蕴深远。 首句“生诸冯”
【注释】 偈颂一百零二首:指佛教中唱诵颂词的诗歌。偈: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短文、偈语。弥天过:形容事情非常严重或影响巨大。 喝得耳朵聋:形容酒喝得过多,听力受损。 扭得鼻头破:形容喝酒过量,鼻子出血。 脱百丈野狐不昧因果:指即使像狐狸一样狡猾,也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百丈野狐:比喻人狡猾。 说条念贯:指说话条理清晰。 监本无端:指没有道理。 瞒人亦自瞒:既欺骗了别人也欺骗了自己。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