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
【解析】 “道因山水合”句:意谓我与刘虚受交游多年,现在虽然朋友都已离世,但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友情仍然像山和水那样永远相合。 “悟物谈功进”句:意谓通过观察自然而体悟万物,并由此谈论事物的道理,使我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精深了。 “亡情耳识空”句:意谓我对于外物的执着已经消除,因而能够超越世俗的名利,从而获得一种超脱的境界。 “真长今第一”句
阆园诗 其二 有客扶藜过,空山猿鸟知。 苔侵萝径屐,松覆石床棋。 楚米炊菰早,吴羹斫鲙迟。 柴门相送罢,重定牡丹期。 解析 诗句注释 - 有客扶藜过:有客人手持拐杖走过。“藜”,一种古代植物,用作行走时拄手的棍子。 - 空山猿鸟知:在空空荡荡的山林里,猿猴和鸟类都能感觉到。“空山”,形容非常寂静的山。 - 苔侵萝径屐:苔藓覆盖了小径上的木履。“苔”指苔藓植物;“萝径”,即用藤蔓装饰的小径
客路惊心里,栖迟苦未能。 龙移对江塔,雷出定龛僧。 林黑人谭虎,台荒吏按鹰。 清波门外宿,潮落过西兴。 注释:龙移——指龙游寺塔,位于杭州西湖之畔的北高峰上。雷出——指南宋名刹灵隐寺,在钱塘县西北。龛僧——指灵隐寺中的僧人。谭虎——指南宋抗元英雄张世杰。台荒——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宫殿台榭已荒凉破败。清波门外宿——指作者在西湖附近的旅馆住宿。潮落过西兴——指作者在西湖边度过夜晚
解析: 诗句注释: 1. 乱烟孤望里,雨色到诸峰。 - “乱烟”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 - “孤望里”可能指独自眺望远方。 - “雨色”即雨的颜色。 - “诸峰”可能是指远处的山峰。 2. 野涨馀寒树,江昏失暝钟。 - “野涨”表示雨水淹没了周围的草地。 - “馀寒树”可能指的是在雨中显得有些冷清的树木。 - “江昏”意味着江水因雾气而模糊不清。 -
绝壑非人境,丹砂废井留。 移家依鹤砦,穿水遇龙湫。 白石心长在,黄金药可求。 何时弃妻子,还伴葛洪游。 诗句释义: - 绝壑非人境:形容深山峡谷中景色荒凉,不适宜人类居住。 - 丹砂废井留:指古代炼丹时留下的废井,反映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崇拜与追求。 - 移家依鹤砦:将家园迁移到靠近鹤的栖息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寻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 穿水遇龙湫:在溪水中行走,偶遇瀑布,形容景色壮丽。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识面已头白,论心惟草玄。 - 注释: 认识你的时候你已经满头白发,讨论心中的思想只有像张芝的书法一样纯粹。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彼此深厚情谊的珍视。"识面已头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论心惟草玄”则显示了在精神层面,两人有着共同的志趣和追求。 2. 孝标三世史,摩诘一门禅。 - 注释: 刘孝标的家传可以追溯到三代,而禅宗则是李凝一脉相传。 -
早买淮阴棹,仍登江上楼。 晓来看北固,何处似南州。 王谢池台尽,齐梁寝树秋。 天涯忧国泪,岂为故乡流。 诗句释义 1. 早买淮阴棹:指在早晨购买了前往淮阴的船票或船只。这里暗示了诗人早早地就做好了出行的准备。 2. 仍登江上楼:表示再次登上江边高楼上,表达了诗人想望远方、抒发壮志的情感。 3. 晓来看北固:早晨起来观看北边的山峰或者古迹。北固即北固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是江南名胜之一
阆园诗 其三 性僻耽书画,蹉跎遍两京。 提携诗卷重,笑傲客囊轻。 小阁尊彝古,高人池馆清。 平生无长物,端不负虚名。 注释: - 性僻:性格孤僻,喜爱书画。 - 耽书画:酷爱书画。 - 蹉跎:消磨时光。 - 两京:指京城长安和洛阳。 - 提携:携带。 - 诗卷重:诗书很重。 - 笑傲:轻视、不放在眼里。 - 客囊:行旅之囊。 - 尊彝:指器物,这里特指玉器。 - 池馆:池台楼阁。 - 小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阆园》。 诗句释义: - 先生家住处,门泊九江船。 - “先生家住处”指的是某个文人或学者的居住地。 - “门泊九江船”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九江之水在门前停泊着,暗示着这位先生与水有关的生活或学问。 - 彭蠡春来水,匡庐雨后天。 - “彭蠡春来水”可能是指彭蠡湖在春天到来时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 “匡庐雨后天”则是描述庐山(位于江西省)在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积气知难极,惊涛天地奔。” - 注释:“积气”指的是积聚的云气,“知难极”表明这种自然之力是无法完全控制的。 - 译文:云气的积累难以达到尽头,汹涌的海浪在天地间奔腾咆哮。 2. “龙鱼居废县,人鬼语荒村。” - 注释:“龙鱼”指代水中的鱼类,“废县”意味着被废弃的县城。 - 译文: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不在世,只留下传说中龙和鱼居住于废弃的县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