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手法进行概括。 “倦策登临减”的意思是:厌倦了骑马登高,景色也变得索然无味。“名山坐卧图”,意思是:名山可以坐卧来描绘。“避人来栗里,投老乞菱湖”,大意是:避开世俗之人来到这偏僻的乡村居住下来,年老力衰就向人乞讨度日。“旧业存榆柳,新斋待竹梧”,大意是
我爱东林好,还家学戴颙。 经台凭怪石,麈尾折青松。 书卷维摩论,溪山曹洞宗。 欲修居士服,持偈问黄龙。 注释: 1. 阆园诗 其六:指《阆园诗》中的第六首诗。 2. 东林好:对东林寺的赞美。 3. 戴颙: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与支道林并称为“二林”。 4. 经台:指寺庙中的经堂或讲坛。 5. 怪石:奇异的石头。 6. 麈尾:佛教法器,用牦牛尾制成。 7. 维摩论:即《维摩诘经》,佛教经典之一。
【注释】 1. 阆园:传说中的仙山。2. 其四:第四首,此诗作于公元769年(唐肃宗乾元元年)作者流寓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时。3. 兴极歌还哭:高兴得唱起来,悲伤又哭泣起来。4. 狂来醉复醒:醉后又醒来。5. 床头倾小榼:床头摆着小酒壶。6. 壁后卧长瓶:墙后躺着的瓶子很长。7. 月出呼渔艇:月亮出来了就招呼渔船。8. 花开置幔亭:花儿开了就要把花布幔帐搭在亭子上。9. 门前流水急
【注释】 阆园:即成都武侯祠旁的园林。 陶令: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县令。 休官去:辞去官职。 迎门笑语忙:迎接宾客时,笑容满面,言语欢快。 三径菊:三间茅屋旁的菊花,这里代指陶渊明的家。 九秋霜:深秋时节的寒霜。 十具牛:指饲养的耕牛。 千头橘:指种植在园中的橘子树。 沧浪:水名,位于今江苏扬州。 【赏析】 此是一首咏物诗,写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田园生活的情景。首联“阆园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嘉湖地区拜访同年霍鲁斋观察的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同僚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羽盖菰城道,春风行部劳。 - 羽盖(帝王车驾):帝王出行时乘坐的车,这里指霍鲁斋观察。 - 菰城(地名,今不详):一个可能的地点,但具体意义不明确。 - 行部劳:巡视地方时的辛劳。 - 译文:乘坐着羽盖,沿着春天的风行进在道路上,巡视地方的辛苦与劳累。 2
嘉湖访同年霍鲁斋观察 其三 门外银塘满,鸥飞入晚衙。 公田若下酒,乡梦杜陵花。 水碓筒输纸,溪船篓贡茶。 看云堪拄笏,幕客莫思家。 注释: 1. 门外银塘满:门外的银塘(指镜湖)水面宽广,波光粼粼。 2. 鸥飞入晚衙:傍晚时分,几只海鸥飞翔于湖面,仿佛是进入官府衙门。 3. 公田若下酒:公田如同美酒,可以用来招待客人。这里的“公田”指的是官府的公地,可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也可以作为征收赋税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晓全诗,了解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渐长怜渠易,将衰觉子难”的意思是:女子渐渐长大,我怜爱她的容易;儿子将要衰老,我感到他的困难。这两句写妻子和儿子。诗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妻儿进行比较,突出了妻子之娇贵。“晚来灯下立,携就月中看”的意思是:傍晚的时候,在灯光下站立,把妻子带到月光之下看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京城任礼部侍郎时所作。全诗以“阆园”自寓,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首句点明诗人与青史的关系,“事”“忝从臣”写出了诗人的惭愧和无奈;第二句写十年间搜遍典籍,但未能得见好书;第三、四句写好友分处东西,奇书不肯借人,自己落拓失意;第五、六句写劫灰已尽,却依然感到风尘满面,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 【答案】 ①青史:指史书。吾徒:我等,谦称。事:任职。忝:辱,羞愧。②搜典册
诗句解读与赏析: 首句 - 关键词:“薄宦”表示微薄的官职,“非傍郡”意味着不是在本地任职。 - 翻译:你的官职虽然不大,却远赴江北上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学博高官远调的羡慕和祝福。 次句 - 关键词:“孤舟几日程”描绘了张学博出行时的场景,其中“孤舟”象征了他旅途的孤独,而“几日程”则说明了行程的短暂。 - 翻译:你的船只在江上行驶,短短几日就到达了目的地。 - 赏析
【注释】 偶值:偶然遇到。郡守: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太守。隆吉:即李隆基,唐玄宗的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公元712-756年在位。五湖:指洞庭、鄱阳、彭蠡等五湖。 【译文】 偶然间遇到了风景优美的山水胜地,与贤明太守相逢相知。 邀请人去欣赏水阁的美丽景色,载酒上菱船共庆佳节。 鹤料居官俸禄,鱼租宴客钱物。 今朝风和日丽,春草满地五湖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