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荣
【解析】 题干是“留得青钱万古名,文章足已致光荣。先生何把金针度,好慰同乡爱慕情。”这是对诗句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并赏析诗中的思想情感。 深州怀古三首其二:诗人借咏史寄慨,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 留得青钱万古名,文章足已致光荣: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美名,我的诗文足以使后人来称赞了。“留得”,即留下,指留下美名;“青钱”指的是古代钱币。“致光荣”,意为使后人称道。
【注释】 才:才能;奋:奋发,有为;博浪椎:古代的一种大锤,相传是夏禹用来治理洪水的;履:鞋。此指代“先生”。 未显:未被显扬。 其人可知:此人可推测出他的为人。 赏析: 《咏史四章》是杜甫于天宝三年(744年)在长安应举落第后,漫游各地时创作的一组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诗篇。这是其中的第三首。前两句写诸葛亮的才华出众,志向高远,并立下了宏伟的志愿。“才奋”句,用典,《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
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河洛崎崛玉步留 - 河洛:黄河和洛河。古人常以“河洛”代表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 崎崛:崎岖不平,这里形容地形的复杂多变。 - 玉步留:意为行走在如玉石般光滑平坦的道路上,形容道路宽敞且平坦。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原地区的自然景观和道路状况的赞美之情。 2. 黜周王曾有何休 - 黜周王:指推翻周朝的统治。 - 曾有何休
《辟胡传》解读 《辟胡传》,清代刘慎荣所作,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文献和王道政治尊崇之情的诗。全诗如下: 左氏文章日月光,经天纬地只尊王。 以天自处何人论,萤火几能蔽太阳。 逐句解释如下: 左氏文章日月光: 左氏指的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他的作品被称为“左氏春秋”,这是古代著名的史书。诗中的“左氏”显然指的是这部作品,而其“文章”则指书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经天纬地只尊王:
【注释】高帝:指汉高祖刘邦。帝王冠:皇帝的头冠。羽亦:韩信,即项羽的叔父,封为项王。群雄:指各路起义军。挂角读傅者:指韩信年轻时曾挂起锥针学习兵法。才略何庸庸:才能和谋略平庸。 【译文】汉高祖是皇帝之冠,项羽也是群雄之冠。韩信年轻时曾挂着锥针学习兵法,但他的才能和谋略很平庸,没有什么可称道的。 【赏析】此诗首联写历史人物刘邦、项羽,次联写韩信,末韵以“庸”字作结,点出“何庸”
诗句解析 止戈文为武 - 止戈:停止使用武器,即停止战争 - 文:文化、文明 - 为:是……的标志 - 武:武力、武力的使用 - 整体意思:通过停止使用武力,达到文明和和平的目的 此戈乃止戈 -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乃:就、是 - 止戈:停止使用武器 - 整体意思:这种兵器(戈)是用来停止战争的 戈止铸农器 -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止:停止、不再使用 - 铸:铸造 - 农器
私恩卵翼曷沾沾,无隐天威咫尺严。但恨救时非宰相,不同遗直和梅盐。 “私恩”与“天威”的对比体现了作者对权力与恩宠的态度。他并不追求个人恩泽,而是敬畏天命,表明了其政治理念的成熟与稳重。在这首诗中,“但恨救时非宰相”表达了诗人遗憾之情;他未能成为辅佐君王的贤相,未能施展其抱负和能力。“同僚共事者,犹以遗直和梅盐而称道之,况于吾乎?”这种比较更凸显出诗人的自省与自我批评。
【注释】 次青县索吴征君 题壁处:次青县,今属山东。索,求取。征君,古代对有德行的男子的一种称呼。 院翁:院公,指吴征君的友人。高弟:高明的弟弟。洪,这里指吴征君。 实惟君与洪:实在是你和我。洪,这里指吴征君。 雄才遭落拓:英俊的才能被埋没。落拓,失意落魄。 旅次永安中:在永安逗留。次,停留;旅,旅行。 何物贾竖人:什么低贱的人。贾,通“价”,低贱。竖,卑贱。 非愚即曚聋:不是愚蠢就是耳聋。曚
【注释】述怀:写诗表达心中的感情。 年老自志卑,万事皆云足:年纪大了,自己觉得志向不高(“卑”是谦词)。一切都认为够了。 惟念群儿辈,父书不能读:只想到自己的孩子一代,父亲的文章他们读不通。 【赏析】这是一首抒发自己年老力衰、无所作为的无奈之作。开头两句说:“年老自志卑,万事皆云足。”说自己老了,自认自己的志向不高了,一切事情都觉得自己已经做得足够了。这看似平淡的诗句,却道出了一个人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是送马别时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勉励。 首句“冀北之野生骏足,天性奇异风骨殊。”描绘了马匹在冀北荒野中生来就具有的非凡气质和速度。冀北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一带,这里指的是北方的草原。骏足指好马,天性奇异表示其与众不同,风骨殊则强调了其独特的气质和风度。 第二句“千里飙然一朝至,不俟着鞭呼的卢。”描述了马匹迅速奔跑的场景,千里飙然形容马跑得非常快,一夜间就能到达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