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解析】 1.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对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他/她既想离开,但又留恋;既想留下,但又不想留。天上的雪象征着纯洁、美丽而又无法触及,而“闽中人”则是诗人所珍视的朋友或伴侣的象征。 2.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华喧嚣却又不失宁静的景象:诗人身处于热闹非凡的环境中,但内心却感到温暖和舒适
【注释】 《豳风图》:指《豳风·鸱鸮》篇,这首诗描写了一只猫头鹰在夜间向人们诉说它所遭受的痛苦。 阊阖:指传说中的天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织女图(即《豳风·鸱鸮》)时,被其中的“为我献上《豳风图》”一语所打动,于是挥笔题诗。此诗虽无多少文采可言,但诗中却有对“我”的深情款款,表达了诗人的一片爱心。 前两句写诗人欣赏图画的心情。“排云便欲叫”,是说这幅图画上的鸟儿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桐君山的古体诗,通过对桐君山的自然风光、历史传说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桐君山的壮丽景色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过桐君山 【注释】:经过桐君山。 桐山峨峨桐水清,仙人不住芙蓉城。 【注释】:桐山高耸入云,桐河水清澈见底。这里指代桐君山,“桐”是山名;“芙蓉城”是传说中的神仙所居之城,这里借指仙境。 山头笑指梧桐青,至今山水俱得名。 【注释】
注释: 1. 寒夜与王记室宴集:在寒冷的夜晚,我与王记室一起举行宴饮。 2. 欲雪无雪风力强:想下雪却没有下雪,是因为风力太大。 3. 欲睡不睡寒夜长:想要睡觉,却因为寒冷的夜晚而无法入睡。 4. 玉奴剪烛落燕尾:用玉石做的烛台,剪下燕子的尾巴做成烛芯。 5. 银瓶煮酒浮鹅黄:用银制的酒瓶煮酒,酒面泛着鹅黄色。 6. 二君豪饮不可敌:两位好友豪饮,无人能敌。 7. 醉倒绿发参军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及手法、语言和思想情感等方面分析即可。 “北风日日吹浮云,西南一星光射门”,首句写景,点明时间是冬天;“北风”是天气现象,“日日吹浮云”是自然现象。“西南一星”指北斗七星。第二句写客居他乡的孤独感,第三句写与友人别时的情景。“钳口”即闭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在整体上进行赏析和评价。本诗为七言绝句,共八句,每句7个字,全诗押韵。 (1)“武夷之境多神仙,我亦驻此临风轩”,首句写武夷馆的仙境,点明诗人游武夷山的目的。 (2)“方池清夜堕碧月,重帘白日垂洞门”,描写了夜晚方池中月光皎洁的景象,以及白天洞门下垂的重帘。
【译文】 送别你在金陵城,又在钱塘驿遇见你。我虽落魄江湖中,不折腰笑傲公侯事。 柳花吹香扑酒缸,酒波滟滟如春江。西湖天镜碧落地,吴山蛾眉春入窗。 平生豪气如虹吐,馀子纷纷何足数。驿亭把酒歌别离,醉听江潮鸣万鼓。 【注释】 1. 别君:离别朋友。 2. 金陵城:今南京市。 3. 遇君:在钱塘驿遇到他。钱塘驿,古驿站名。 4. 落魄江湖懒折腰,笑傲公侯但长揖:形容自己虽处江湖,却不为权贵所动
萨都剌《登乐陵台倚梧望月有怀南台李御史艺》译文与赏析 从自然景色到情感表达,深入解读诗歌美学与历史价值 1. 诗作原文与注释 - 凉风吹堕梧桐叶 - 泻下泠泠露华白 - 月高当午桐阴直 - 不觉衣沾露华湿 2. 诗句逐句释义 - 凉风吹堕梧桐叶:秋风扫过,吹落了梧桐树叶。 - 泻下泠泠露华白:晶莹的露水从叶子滴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 月高当午桐阴直:月光照耀下的梧桐树影笔直。 -
【注释】 邺中健儿:指的是邺中的壮士。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城村。 豪气不减关云长:关云长,关羽。三国蜀汉名将。这里比喻王记室的英勇豪迈之气。 挥戈叱咤:挥舞着武器大声呵斥。阵云黑,指敌军。 酣风白昼:形容战况激烈,战斗到了白日。酣,本义是酒饮得快,这里用来形容激战。 将军威武不可近:将军的威严令人敬畏,不可接近。 铁袍赤面黄须郎:穿着铠甲,脸庞红润,胡须呈黄色的将军。 今年收功入将府
《寒夜与王记室宴集》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作品,全文如下: 江风吹浪十丈强,孤舟远客愁夜长。何如岁晚在家者,拥炉酌酒天昏黄。 蔡州鹅鸭持元济,滹沱马渡悲王郎。杯中有物且须尽,勋业满镜生秋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夜中与王记室的宴会场景,通过对江风、波浪、孤舟、夜空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同时,诗中也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状态下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