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题为《饯别治游府君》。 【赏析】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诗人送友人治游归京。首联写与治游在京城重逢。颔联写分别时,城南桃杏正盛开,白面青衫骑马而去;颈联写分别后,治游驰骋燕赵、吴楚之地,气宇轩昂。尾联写分别后,诗人卧病孤舟,遥想当年与治游的欢聚,不禁泪如雨下。全诗情真意切,表达了对好友深深的眷恋之情。 【翻译】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 一年之交在京口
【注释】: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此诗题一作《送别治家兄》。治将军,名不详。 我酌一杯酒,持劝天上月:我把一杯美酒举起来敬给月亮。 劝尔长照人相逢,莫向关山照离别:愿月亮永远照耀着人们的团聚,不要照着你离别的关山。 凤笙换曲曲未终,天风木杪吹晨钟:凤凰笙换着曲子还没完,天上飘来阵阵清风,木顶上面传来报晓的钟声。 拂衣罢宴下山去,又隔云山千万重:我放下手中的衣服离开宴会,下山后又是重重的云雾
宣政同知燕京闾报国哀时文皇晏驾天柱倾,天不晴,白髯使者东南行。 东南山水失颜色,一夕秋风来上京。 注释: 宣政同知:官名,指张弘靖(957-1036),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曾担任过宣徽南院宣使、宣徽北院宣使等官职,故称“宣政同知” 燕京:北京的古称 闾:里巷的意思 报国:表示忠诚于国家 哀时文皇晏驾:表达对皇帝逝世的悲痛心情 译文: 宣政同知,就是张弘靖,他在朝廷中担任重要的官职
江上何人吹竹笛,水浅沙寒龙夜泣。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江面上传来了竹笛的声音,声音似乎在水浅沙寒的夜晚引起了龙的哭泣。这里,“江上”表示的是江面上,“竹笛”指的是竹子做成的乐器,“水浅沙寒”描绘了环境的特点,“龙夜泣”则是龙因为感受到环境的变化而感到悲伤,发出了哭泣的声音。 鲛人水底织冰绡,洒泪成珠露华湿。 这句诗描绘了另一个场景:在水下,鲛人(一种神话中的生物)正在织造冰绡
诗句释义 1 岁云暮矣:表示时间的流逝,岁月将尽或年末。 2. 岁将暮矣,子将焉往:意味着时间已经走到了尽头,你将会去哪里?这里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忧虑或迷茫。 3. 燕山雪花大如掌:描绘了一幅冬天的景色,雪花大到如同手掌般大小。 4. 娟娟美人淮水上:形容女子美丽动人,位于淮水之畔。这里的“娟娟”是形容女子的美丽,而“美人淮水”可能暗示了一种特定的地理背景或文化环境。 5. 淮水日夜流
宿武夷 在武夷山间停泊,借问武夷山观。 月挂水晶帘,风吹紫霞幔。 鸡犬过云间,笙乐度天半。 传说武夷君,酒熟幸相唤。 注释: - 舣舟山水间:在武夷山的水域边停船。舣,即停泊,停船的意思;舟山,是地名,这里代指武夷山附近的水域。 - 借问武夷观:向当地人打听关于武夷山的观景台或者名胜古迹的情况。借问,意为请教或询问;武夷观,是指武夷山中的一处景观。 - 月挂水晶帘:月亮挂在像水晶一样的窗帘上
溪行两岸皆芙蓉桂花 余喜遂赋此诗 芙蓉发蓓蕾,桂树花斓斑。中秋前日过,客子未出关。 注释:芙蓉花开得正旺,像刚长出来的蓓蕾;桂花树上开满了花朵,颜色斑斓。在中秋的前一天路过这里,我还没有离开这个县城。 香生桂树丛,露下芙蓉叶。花以寄远人,叶以作书帖。 何日棹船还,桂树芙蓉间。船头听我夜吹笛,吹起月轮升东山。 注释:桂花散发的香味从桂花丛中飘出,芙蓉叶上的露水滴落。花儿用来寄给远方的亲人
岁云暮矣,指的是岁月流逝,时光已到年末。岁云暮矣,子将焉之,意味着岁月将逝,你将要去哪里?江南木落鸿雁飞,指的是秋天到了,树叶凋零,大雁南飞。娟娟美人淮水涯,指的是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淮水边,她的美丽如同淮水一样清澈。 淮水去不止,相思日千里,指的是淮水不停地流淌着,而你的思念却如距离般遥远。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淮水的流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
注释: 秋高马肥弓力强,山空木落天雨霜。——形容秋天的景色,天空中的云彩像白色的大网一样密布,大雨从天空中倾泻而下,打在地面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边庭晏然草不动,汉家将军一丈长。——边疆宁静,草木不生,只有将军威武的身影显得高大而有力。 江南地湿小臣病,闭户一月不下床。——南方气候潮湿,我身体不舒服,一个月都躺在床上不能出门。 愿言昭代举天网,亦有枳棘栖鸾凰
【解析】 “宣政同知燕京闾报国哀时文皇晏驾”是第一句,意思是:我作为宣政同知,负责管理燕京的官署,为哀悼皇上去世而悲伤。 “雨倾盆,风掷瓦,白髯使者能骑马。”是第二句,意思是:狂风暴雨倾盆而下,白须使者骑着马飞驰而去。 “相逢官长马不下”是第三句,意思是:与官长相遇后,他的马匹也不肯停歇。 “马上云云泪盈把”是第四句,意思是:官长在马上流着眼泪,握着我的手。 【答案】 译文:我作为宣政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