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诵读、多理解,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理解。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再写出诗句的译文,并把诗句与注释内容联系起来,最后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翻译,并给出相应的赏析。 “望武夷”的意思是:我站在武夷山前远望着它。“溪行”,指沿着溪水行走。“峭壁何斩绝”的意思是:山崖陡峭,多么险峻啊
译文 秋虫聚集在草木上,凄凉哀怨何其繁。 行走的人在遥远的路,难道不思念故乡。 禾稻生长在土丘上,鸟雀知道欢快喧哗。 田园可以终老,高官显位有何意义。 注释 - 闻秋蛩有感:听到秋虫的声音有所感触。 - 秋蛩集草树:秋天的蟋蟀聚集在草丛和树木中。 - 凄然亦何繁:凄凉的样子也显得多么繁杂。 - 行子在远道:行走的人在远方的路上。 - 岂: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 岂不思故园
【解析】 1. “将至”意为“到达”,“大横驿舍”是诗人的居处。2. “舟乘舆暮行”中的“舟乘舆”是指乘坐船和车,即“乘舆”,指帝王所乘之车。3. “月轮转头上”中的“月轮”指月亮,“转头上”是月亮转动的样子。4. “溪濑奏脚底”中的“奏”是演奏的意思,溪流的声音像是在为诗人的行程奏乐伴奏。5. “人行山色中”中的“人行”是步行,“山色”指山的颜色,这里暗含着诗人的心情。6.
【解析】 (1)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敬称。抑何忙:为何忙得如此匆忙?宁不思故山:难道不想归隐故乡吗?宁:岂,难道。 (2)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天壤:苍天和荒土,喻指世界或宇宙。 (3)鸟倦犹知还:疲倦的鸟儿也知道要飞回自己的窝。 (4)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藓斑:在石头田间种着紫色的灵芝,茶灶上的青苔已经长出斑点。 (5)胡不赋归来:何不吟诗来表达你的思念之情。胡:疑问词,怎么。
【译文】 古时黄河流经吴桥,如今却被用作耕地。都邑变成了交通要道,昔日的沧海已经化为尘埃。堤上生长着野燕麦,却不见当年修堤的人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吴桥县古河堤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 首句“迢迢古河堤”,描绘出一幅古老的河堤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历史的沧桑。第二句“隐隐若城势”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河堤上的城郭之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注释: 将至大横驿舍舟乘舆暮行 —— 将要到达大横驿舍,乘坐车船在傍晚行走。 山行日已暮,肩舆度林薄 —— 山行到了傍晚,肩舆穿过树林。 凉飙凄以清,松子当面落 —— 凉爽的风吹得清新,松子的花瓣纷纷落下。 千山月崔嵬,万叶雨萧索 —— 无数座山峰上月亮高悬,无数片树叶上雨水萧索。 昨夕棹歌行,颇忆溪上乐 —— 昨晚划船唱歌行进,很想念溪上的欢乐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横驿舍时的情景
注释: 夜兴: 晚上兴致勃勃,即有感而发。 千峰走晴雷: 形容山峦起伏如行走的晴空霹雳。 风力吹边雨: 风势强烈,将雨水吹散,形成雨幕。 层云不成阴: 层积的云彩没有遮挡住阳光,无法形成阴天。 残缺如败堵: 形容云彩破损、残破的样子,如同败墙一般。 山深日易暝: 在山中时间一长,容易感到天色变暗。 孤馆孰宾主: 独自居住在宾馆中,没有宾客。 灯花翳复明: 形容灯火摇曳生姿,时而明亮时而阴暗。
白云飞出山,怒擘苍峡裂。 幽谷湿晴云,绝壁洒飞雪。 万折入沧海,龙宫水晶阙。 簸扬弄珠人,冰帘挂寒月。 注释:白云从高山上冲下来,把苍山峡谷撕裂开。 幽静的山谷里,湿润的晴空下飘着云层,峭立的崖壁上洒满了飞雪。 曲折蜿蜒地进入大海,仿佛走进了龙宫,那里的水晶宫殿熠熠生辉。 在海中,有人正在挥动着网兜,好像在玩弄珍珠般。 冰帘上挂着寒冷的月亮,如同仙境一般美丽。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
【注释】 抑:发语词。闲:悠闲,无拘无束。竟日:整天。修竹:高高的竹子。相伴:一起。悠悠:轻缓貌。渺渺:隐隐约约,形容远小。岫(xiù):山间。归岫:指山中云雾飘渺之处。奔走:往来奔波。尘俗客:尘世之人。多:多么。厚颜:厚脸皮。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白云是诗人的知己,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白云自喻,表达了自己清高脱俗、与世无争的志趣。 前四句写白云之闲静,终日不下山。“时从修竹里,相伴一僧还”
《石上晚酌天章台》 石上晚酌天章台,晚凉上乌石,置酒天章台。 夕日下山去,海风吹月来。 豪气吐千丈,朗吟动三台。 白露洒仙掌,银河泻金杯。 谁识芙蓉仙,飞身在蓬莱。 译文: 傍晚时分,我在石头上小酌,坐在天章台旁,欣赏着落日西下的美景。夕阳渐渐下山,海风轻轻吹过,月光也洒下来。我感到豪情万丈,大声吟诵,声音传遍了三座山峰。此时,天空中的云彩如白色的露珠洒落在仙人的手掌上,仿佛银河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