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如下: 雨前雨后莺乱啼,城南城北花交飞。 江南儿女裁苎衣; 燕京游子何时归。 注释解释: - “雨前雨后莺乱啼”:描述了雨前和雨后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宁静的氛围。 - “城南城北花交飞”:描绘了城市中花木繁盛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江南儿女裁苎衣”:体现了江南地区特有的纺织工艺,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情趣。 - “燕京游子何时归”: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
次程宗赐二首 扬州正月雨如丝,江上梅花已尽时。谁识能诗老何逊,晓寒明镜撚吟髭。 注释: 1. 扬州:地点名,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 2. 正月:农历月份名,通常指农历的一月到三月。 3. 雨如丝:形容雨点细而轻柔,像细丝一样。 4. 江上:在江河附近。 5. 梅花:植物名,常用于文学中象征坚韧和纯洁。 6. 已尽时: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不再存在。 7. 谁识:谁能够理解或赏识。 8. 能诗老
【解析】 本诗的注释要准确,译文要注意字词的运用,赏析要有深度。 【答案】 ①“春望”是题目,也是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②“丹阳郭里”即东吴之地(今江苏镇江),这里泛指江南地区。③“春蒙蒙”形容春天的景象,朦胧而美丽。④“骑马出郭”写出了诗人骑马离开家乡,到郊外去欣赏春景的情景。⑤“诗思浓”表明诗人因看到春天的美景而产生了浓厚的诗意。⑥“江南二月风雨过”写江南二月春末夏初时风雨过后
【注释】五云楼阁:指寺庙。玲珑:精致美丽,此指五云楼阁的建筑精巧美丽。口吐莲花:形容说话像莲花一样清香。紫宫:古代对天帝居处的美称,这里借以比喻佛门。十二珠帘:指寺院中用珠宝串缀的帘幕。卷秋月:形容珠帘高悬如同秋天的明月。霏霏凉露:形容秋日梧桐叶上的露珠晶莹如霜。 【赏析】《赠来复上人四首》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描写了佛寺中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含义。 第一句“王郎酒醒倚修竹”,王郎,即王昌龄。王昌龄曾为江宁丞,因事获罪被贬为龙标(今广东高要县)尉。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酒醒后,靠在修长的竹林旁,他看到大雪过后,檐下重重叠叠的屋瓦上堆满了厚厚的积雪;第二句“雪后重檐拥毳衣”,意思是说:雪后的檐下,层层叠叠的屋瓦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诗人抬头望去
戏赠王本中柳枝词 日高燕语卷帘迟,独倚东风看柳枝。 三月柳花飞欲尽,远人凉露未归时。 注释:燕子在日头高照时分还在叽叽喳喳,我卷起窗帘观望。我孤独地倚靠在东风旁欣赏柳树的枝条。三月里柳絮飞舞得差不多了,可远方的人儿还没有回到家。 译文:当太阳渐渐升高,燕子仍在低语,我缓缓地拉上窗帘,独自一人静静地望向窗外。微风轻拂着,我独自倚靠在窗边,欣赏着那婀娜多姿的柳枝。三月里,柳树的花朵已经凋落殆尽
【注释】 北口:指北地。北地气候寒冷,毡帐里暖和。紫驼(tú):即紫驼峰,一种山珍。切夜思盐:切意切盼。盐,这里指茶。起饮:起床。黄封酒:即黄封酒,古代皇帝赏赐群臣的酒。醍醐(tíhú)乳酪:是佛教中称用全奶制成的酥油,比喻佛法。 【赏析】 这首诗写来复上人因怀念家乡而彻夜难眠的情景,以及上人起床饮酒解忧的情景。 首句“北口雪深毡帐暖”,写的是来复上人在北方严寒之地,毡帐内温暖如春
【注释】 道人:道士。 窗月白:指天刚亮,月光如洗。 饭熟黄粱鸡乱啼:比喻富贵功名都是虚幻的,不能长久。 门外卖花声:指门外桃花开得正盛。 街头春雨竟成泥:形容春天的雨下得很大。 【赏析】 《宿洞神宫春晓书事》是一首五言绝句。首句写晨起所见之景,次句写所闻之声,三句写所见之物,四句写所感之事。此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动人
次程宗赐二首 一首描绘万里雪景与旅途艰辛,一首寄托对远方之思与旧日梦影 1. 一冬雨雪天涯客 - 千山万水披风霜,白雪皑皑覆大地。 - 旅人行于无尽长路,身居异邦心飘荡。 2. 千里云山马上诗 - 车轮滚滚穿云海,远眺群山似画屏。 - 诗心随马儿飞扬,墨宝挥毫写壮志。 3. 记得小红楼畔梦 - 梦中曾至小红楼,月下花开如仙境。 - 春风细雨润心田,往事如烟情难寻。 4. 杏花春雨早寒时 -
燕山风起急如箭,驰马萧萧苜蓿枮。 今日吾师应不念,毳袍冲雪过中都。 注释:在燕山地区,狂风呼啸如同飞箭般迅猛,我骑着马奔驰在广阔的草地上,四周只有稀疏的苜蓿草。今天,我的老师应该不会再记挂这些琐碎的事情了。他的毛皮大衣抵御着寒冷的雪花,穿越中都这座古城。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燕山地区的恶劣天气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和超然态度。他骑马奔驰在草原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