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正月雨如丝,江上梅花已尽时。
谁识能诗老何逊,晓寒明镜撚吟髭。

次程宗赐二首

扬州正月雨如丝,江上梅花已尽时。谁识能诗老何逊,晓寒明镜撚吟髭。

注释:

  1. 扬州:地点名,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
  2. 正月:农历月份名,通常指农历的一月到三月。
  3. 雨如丝:形容雨点细而轻柔,像细丝一样。
  4. 江上:在江河附近。
  5. 梅花:植物名,常用于文学中象征坚韧和纯洁。
  6. 已尽时:表示时间已经过去,不再存在。
  7. 谁识:谁能够理解或赏识。
  8. 能诗老:擅长写诗的诗人。
  9. 何逊:南朝梁著名诗人,有“江南何逊”之称。
  10. 晓寒:清晨的寒冷。
  11. 明镜:镜子,常用来比喻清晰的思绪或心情。
  12. 撚吟髭:捻动胡须,沉思或沉吟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扬州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内心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一冬雨雪天涯客,千里云山马上诗。”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作者身处异地,面对严寒与遥远的风景,仍然坚持写作的情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反映了作者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记得小红楼畔梦,杏花春雨早寒时。”两句,则转入了情感层面,通过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为读者提供了共鸣的空间。

《次程宗赐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部充满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创作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