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金陵道中遇雨寄功父光国五首 夹道松风长聒聒,满沟乱石水泠泠。断云衔雨溪南去,失却长山一半青。 注释: - 夹道:指道路两旁。 - 长松:指路旁的松树。风:指风的声音。 - 聒聒:声音嘈杂,这里形容风吹过松树林发出的声音。 - 泠泠:清凉的水声,这里形容水流过石头发出的声音。 - 断云:形容天空中的云被风吹散或断开的景象。 - 衔雨:云层遮住了阳光,雨水从云缝中滴落下来。 - 溪南去
【注释】: 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过江载得秋多少,老雁一声霜满天。 译文: 树叶在秋天里正飘扬着从我渡过长江的地方飞去,行人又要登上那艘开往广陵的船了。 经过长江,能载下多少秋天的叶子啊,只见一群大雁在天空中鸣叫,把天空都染成了一片霜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天景色图。诗人在秋天的时候,乘坐着小船渡过长江,看到树上的叶子在秋风中飘落,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 遇雨:遇到下雨。 寄:写给。 功父(光国):《宋史·李纲传》:“时金兵犯阙,徽、钦二帝北狩,纲乃上疏请斩宗泽等十二人首以献,且言:‘陛下当御正殿,如群臣有言可采者,则召对论列,否则屏去不问。’”后因称李纲为“李尚书”,其弟李光国亦被贬为“李右丞”。 五首:本诗为第五首。 【赏析】 《金陵道中遇雨寄功甫光国五首》是宋代抗金名将李纲的组诗作品。此诗是第一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写作的背景和诗词的具体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诗歌的意思即可。 “夜发龙潭”二句写舟发龙潭的情景。龙潭在安徽宣城,这里暗指诗人所在地。水逆风回上石头,意思是说,船逆着风行驶,而当它驶到山石边时却顺风了。这是由于风从山上吹来,遇着山石阻挡
雪中饮升龙观 银烛春船剪夜寒,道人鹤氅紫霞冠。 山瓢未尽金陵酒,玉树飞花满石坛。 注释:银烛:蜡烛。春船:春天的船只。剪夜寒:剪断夜晚的寒冷。道人:道士。鹤氅:白色的道袍。紫霞冠:紫色的道帽。山瓢:指酒杯。未尽:没喝完。金陵:今南京一带,古时属金陵郡。玉树:比喻高洁的梅花。飞花:落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冬日里独自饮酒的情景,通过描写饮酒的场景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
【注释】 短衣:指平民百姓的服装。鞭瘦马:指骑着瘦弱的马。吴儿:指南方人。白苎:白色粗布,一种质地较粗的麻布。 赏析: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写诗人在南台值夜,学得南方人唱的吴儿歌,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之情。全诗以“今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平凡生活的无奈和自嘲,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接着,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
银甲弹拨冰弦五十根,海门潮急雁行偏西。 旧时朋友的情意有多深,扬子江头月色满船归。
注释:平生以来,我一直梦想着金陵道,今天突然自己来到了这里。也许是山中的云雾喜欢诗客,所以雨中开满野花。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金陵道中遇见雨天时,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诗人表达了对南京的美好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平生梦想金陵道”,表达了诗人对南京的美好向往,也透露出他对这次偶然来到金陵的喜悦。第二句“此日偶然身自来”,则表达了诗人意外地来到这里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南京的深深眷恋
《秋江横笛图为维扬苏天爵题》是元代诗人萨都剌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景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诗意。诗句如下: 1. 枫叶高低山远近:描述了枫叶在山间随着地势高低起伏的景象。 2. 月明霜薄楚江澄:表达了夜晚月光明亮,江面清澈如镜的情景。 3. 何人吹笛孤舟外:疑问句式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可能是有人在远处的孤舟上吹笛子。 4. 莫是苏仙过广陵:用“苏仙”指代苏轼
【注释】:出城、风景、细鳞、谢山云飞白雨、行客、洗红尘。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金陵道中遇雨时写给友人李光国和功父的五首诗中的一首。前二句写作者在出城后,看到风景优美便喜出望外,接着两句则写沿途所见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二句则是诗人对此次雨后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