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这是一首描写焦桐(一种古代乐器)的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龙簴久摧折,深埋奈尔何? - 龙簴:古代的一种乐器,形似长颈鹿或骆驼,用木条和竹片制作而成。 - 摧折:被毁坏或破坏。 - 深埋:深深地埋下。 - 奈尔何:奈何,怎么办呢。 - 译文:龙簴这种乐器已经损坏了很久,深深地埋在地下,有什么办法呢? 2. 耕民谁睥睨,野衲自摩挲。 - 耕民:耕作的人们。 - 谁睥睨:谁看
诗句解析 1 “积雨千峰霁”:描述了经过长时间的降雨后,山峰终于被云层散去,露出了它们原本的面貌。 2. “溪流两岸平”:描绘了溪水平静地流淌在两侧山脚下的景象,暗示着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3. “野花多映水,山鸟自呼名”:通过野花在水中的倒影和山鸟自然的声音,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4. “人语随乡变,官船带月行”
偶题清凉境界 今日清凉境,明朝剑水心。 酒堪消客况,泉可洗尘襟。 佛古荒苔藓,林深繁绿阴。 樵歌山路晚,馀兴付归禽。 注释与赏析: 1. 今日清凉境:今日我来到了一个清凉的境地。 2. 明朝剑水心:明天我将要到达剑水的源头,心情会像剑一样清亮。 3. 酒堪消客况:这里的“酒”指的是酒可以消除客人的疲惫或不适。 4. 泉可洗尘襟:这里的“泉”指的是泉水,它可以用来洗净人的心尘。 5. 佛古荒苔藓
【诗句解释】 道中漫兴:在旅途中随意写下的即兴诗。 绿树莺啼尽:指春色已消,树上的绿叶被鸟儿叫醒。 山红映碧萝:指山上的红色花朵在绿色的藤蔓上显得格外醒目。 一年春事了:表示一年中的春天已经过去。 四月雨声多:暗示四月份的雨水较多,可能与春天结束有关。 闽海夏无暑:形容闽地夏季没有酷热天气。 山田晚种禾:说明农民在山区种植作物的时间较迟。 远人千里别:指远方的人因为距离遥远而分别。 归思欲如何
怜尔抱奇质,无香已自焚。 材高初偶得,音古更谁闻。 天海空遗操,冰霜见裂纹。 中官方煮鹤,终得舍夫君。 注释: 1. 怜尔抱奇质:怜你拥有奇特的质地。 2. 无香已自焚:没有香气已经自燃了。 3. 材高初偶得:你的材质高尚,初次得到认可。 4. 音古更谁闻:音韵古老却无人能听见。 5. 天海空遗操:天地间只有空荡荡的道德操守。 6. 冰霜见裂纹:如同冰霜一般显露出裂痕。 7. 中官方煮鹤
【解析】 此诗为酬吴赞府之《斋中十咏》。“和吴赞府”表明是答谢之作,“斋中”表明是酬答的对象;“十咏焦桐”表明咏的是对焦木的赞美。焦木在古人心目中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袭尔亦已久”,说明焦木已经经受过风霜考验,比喻自己的经历。“风霜两袖穿”,说明自己历尽艰险,饱经风霜。诗人对焦木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甘从稚子笑,未受故人怜。”诗人以童稚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焦木的喜爱,而没有得到朋友的怜悯
这首诗是和吴赞府斋中十咏焦桐的一首五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巨璞何人凿,磨穿偶至今: - 巨璞:巨大的美玉,比喻珍贵的事物。 - 何人凿:是谁凿出了这样的珍宝? - 磨穿:经过长时间的研磨,直至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 - 偶至今:恰好直到今天才被挖掘出来。 2. 系文虚绿润,雨气共玄阴: - 系文:指文饰、雕刻等技艺。 - 绿润:绿色润泽、光泽。 - 雨气:雨水带来的滋润。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焦桐忆昔蛟龙剑,提携竟出门。 红尘走马处,白日报人恩。 岁月铜花涩,云烟牛斗昏。 凄然中夜舞,回首暗销魂。 【注释】 ①焦桐:即桐木,这里指古琴。《文选·张华<七激》》:“焦桐鸣琴,长笛悲吟。”李善注引《韩诗外传》曰:“孔子鼓琴于室中,有凤凰翔集于庭,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五色备前,以五采为文,出于东方君子之后。”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注释】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焦桐:应和吴赞府斋中十咏焦桐诗。斋中十咏,指《咏焦桐》十首。《焦桐》,即梧桐树。 【赏析】 《焦桐》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此为其中之一。这首诗写焦桐之“古”、色之“墨”,以表现其高洁、坚贞的品质,并以此自况,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对光明未来的追求。 前四句写焦桐之“古”:色如“古镜”,“墨”;千年独留,“独此”。这里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焦桐的高洁品质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焦桐不解照珠翠,早同文字盟。 注释:不解欣赏那照映珠玉的翠绿,早就与文字结下深厚的情谊。 何年中路弃,无复向人明。 注释:不知什么时候在中途放弃了它,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对人敞开心扉。 宿雨高斋梦,秋吟废馆情。 注释:夜深时雨打湿了高斋里的梦境,秋夜吟唱着废弃书房里的情感。 相看几今夕,及此慨平生。 注释:今晚我们相对无言,想到这些感慨一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