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描绘了书房中古书的残破,以及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珍视和感叹,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六籍灰寒久,名山依旧藏。”这两句诗通过“六籍”和“名山”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珍视。"六籍"指的是儒家的经典书籍,如《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和《乐经》,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我们逐句翻译这首诗: 1. 胜境不可得,生绡馀旧图。 译文:美好的景色不可再得,只剩下生绡上残留的旧画。 注释:胜境(美景) - 表示理想中的美好境界或景象;生绡(丝绸)- 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织物;馀- 剩余、剩下;旧图- 指以前留下的画作。 2. 丹青初仿佛,尘土半模糊。 译文:画中的山水虽然依稀可见,但被尘埃覆盖的部分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丹青(绘画)- 指绘画艺术;初仿佛-
游梅仙山和唐人韵 诗句释义 1. 仙人不可见:描绘了一位无法见到的仙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渴望。 2. 借鹤过仙家:通过借由白鹤飞越仙境,形容自己虽不能直接进入神仙境界,但仍怀揣着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3. 夜卧千峰月:描述夜晚躺在山峰上观月,展现了一幅宁静、神秘的自然画面。 4. 朝餐五色霞:早晨在云霞的映照下品尝五彩斑斓的霞光,体现了诗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5. 祠空风扫叶
平川幽居 九曲溪行尽,平川隐者居。 看家留白鹤,度竹借蓝舆。 架上多丹药,床头有古书。 汉廷论封禅,应问马相如。 翻译: 当走过九曲溪的时候,尽头就是一片宁静的平原。在这平原上,有一个隐士的居所。他的家中养着一只白色的仙鹤,每天它都会在竹林中自由自在地度过。这位隐士还有一个习惯,他经常借用一匹蓝色的车子来渡过那条小溪。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珍贵的药材,而他的床头则放着几本古老的书籍。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首先要理解全诗的意思,然后再逐句翻译;最后分析诗句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情感。 “城郭千峰合,仙凡一水分。”:城郭千峰合,千峰叠嶂环绕着城墙,城郭之内是人间烟火。仙凡一水分,仙凡两界,一水相通。“颠崖悬鸟道,乱石聚羊群”:颠崖上悬挂着鸟道,乱石堆砌成羊群。这两句写山高路险。“苔井分丹水,茶炉煮白云”:苔井里分出丹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如下: 寄志道张令尹 淮南宣化阁,相对石头城。 二月风帆过,满江春浪生。 青山行不断,绿野尽开耕。 令尹张公子,儿童知姓名。 译文: 寄志道张令尹 在淮南的宣化阁,可以看到对面的石头城。 二月里,风吹着帆影,船儿划过江面,波浪翻涌。 青山连绵,看不到尽头,田野里到处都是耕作的景象。 那位名叫张子的令尹公子,他的孩子们都知道他的名字。 注释: 1. 淮南宣化阁
送兄南浦上,情思两悠悠。 昆弟难为别,江山总是愁。 橹声摇夜月,帆影障寒流。 后夜相思处,嗷嗷鸿雁秋。 注释: - 送兄南浦上:在江边送哥哥去南方。 - 情思两悠悠:情感思绪无边无际。 - 昆弟难为别:兄弟之间难以分离。 - 江山总是愁:山河美景也让人感到忧愁。 - 橹声摇夜月:船桨的声音搅动着夜晚的月光。 - 帆影障寒流:帆船的影子挡住了寒冷的水流。 - 后夜相思处:夜晚思念的地方。 -
【注释】 绝顶:山的最高处。仙迹:神仙遗留的足迹。病容:指病弱的面容。栖鸾:指栖息在树上的鸾鸟。多种竹:指种植竹子。爱鹤莫移松:意思是说喜欢白鹤就不要把它移到其他树上。丹药:传说中炼成后可以长生不老的丹药。乞:索取。山粳:一种山上产的米,比一般的大米要香美一些。手自舂:自己动手舂米。秋深:秋季已深,指深秋。霜叶:指秋天的叶子。麋鹿:指鹿。日相逢:每天相遇。 【赏析】
山中怀友 洛社推年久,清村照柿林。 春风何处客,芳草独行深。 遗墨收秦刻,新诗学楚音。 别离无一字,目断白云岑。 【注释】 1. 洛社:即洛邑,古代洛阳的别称。 2. 清村:指清幽简朴的乡村。 3. 秦刻:指秦始皇时期的刻石铭文,这里指的是诗人所收集的古代诗文碑刻。 4. 楚音:指楚国的音乐,这里指的是诗歌中的楚辞风格。 5. 云岑: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次王伯循御史韵:依次作诗,为王伯循御史的诗配韵。江城:指临安城。老树昏鸦集:形容乌鸦栖于老树枝头。寒塘落雁迟:形容雁群在寒冷的水塘里飞得很慢。松窗灯下火:指在松树窗户下点起灯火读书或写作。竹屋夜深棋:指在下棋到深夜。寄语王公子:指写信给王公子,希望他能来隐居。王公子:指王伯循。幽栖:指隐居生活。期:希望。 【赏析】: 此诗以“次”字领起,表明是应王伯循的诗而和之,故诗题中特标“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