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推年久,清村照柿林。
春风何处客,芳草独行深。
遗墨收秦刻,新诗学楚音。
别离无一字,目断白云岑。
山中怀友
洛社推年久,清村照柿林。
春风何处客,芳草独行深。
遗墨收秦刻,新诗学楚音。
别离无一字,目断白云岑。
【注释】
- 洛社:即洛邑,古代洛阳的别称。
- 清村:指清幽简朴的乡村。
- 秦刻:指秦始皇时期的刻石铭文,这里指的是诗人所收集的古代诗文碑刻。
- 楚音:指楚国的音乐,这里指的是诗歌中的楚辞风格。
- 云岑: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怀念故人的情感。
首句“洛社推年久”,诗人以洛社为背景,展现了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沉淀。这里的“推”字,既有推演之意,也有推卸之嫌,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次句“清村照柿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柿林在春风吹拂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里的“清村”二字,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而“照柿林”则又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富饶和幸福。
第三句“春风何处客”,诗人将情感转向了自然景观,通过春风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春风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生命的使者,诗人在这里借春风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第四句“芳草独行深”,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感。芳草在春风中独自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那片孤独生长的芳草,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五句“遗墨收秦刻”,诗人提到了自己的收藏,可能是一些古代诗文碑刻。这些遗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和记忆。这里的“秦刻”一词,既指秦代的文献,也暗示了诗人对秦地的怀念之情。
第六句“新诗学楚音”,诗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楚音是指楚辞的风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学习这种风格的愿望。这里的“学”字,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表示学习、模仿的意思。
最后一句“别离无一字,目断白云岑”,诗人用一“无”字来表达自己对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里的“目断”一词,既表示视线中断,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无尽思念。而“白云岑”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形象,它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又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丰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总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怀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