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明沙渡,牛羊过水西。
村舂干涧落,野店四山齐。
桂树偏宜月,人家尽向溪。
秋蟾莫相恼,惟听度关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夜晚的景象。让我们逐句解析:
第一句:“灯火明沙渡”
- 注释:灯光明亮地照亮了渡口。
- 赏析:这句诗通过“灯火”与“沙渡”两个关键词,勾勒出了夜晚渡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这里的“灯火”不仅指路旁的灯笼,也象征着人间的光明和希望。
第二句:“牛羊过水西”
- 注释:牛羊在水面上经过。
- 赏析:这句诗通过“牛羊”和“水西”两个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牛羊过河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自然的感觉。同时,“水西”也暗示了时间是黄昏时分,为全诗增添了一抹诗意。
第三句:“村舂干涧落”
- 注释:村子的鼓声在溪流中回荡。
- 赏析:这句诗通过“村舂”和“涧落”两个关键词,描绘了一幅村庄劳作的声音回荡在溪流中的生动画面。这里的“涧落”意味着声音随着水流传播开来,给人一种深远而悠扬的感觉。
第四句:“野店四山齐”
- 注释:四处都是野店。
- 赏析:这句诗通过“野店”这一关键词,形象地描绘了四周都是店铺的景象。这里的“四山齐”意味着店铺遍布周围的群山之中,给人一种繁华而热闹的感觉。
第五句:“桂树偏宜月”
- 注释:桂花树最适合月光。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桂花树比作月亮最喜爱的地方,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这里的“偏宜月”意味着桂花树与月光有着不解之缘,给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感觉。
第六句:“人家尽向溪”
- 注释:农家都朝着溪边住。
- 赏析:这句诗通过“人家”这一主体,描绘了一幅农村景象。这里的“尽向溪”意味着所有的人家都选择靠近溪边的住所,给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感觉。
第七句:“秋蟾莫相恼,惟听度关鸡”
- 注释:不要惹恼秋蟾,只听那报晓的鸡叫声。
- 赏析:最后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秋蟾”指的是秋季的月亮,而“度关鸡”则是说报晓的公鸡开始啼叫,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