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注释】 江馆:在江边建造的宾馆。晚市:傍晚集市。合:聚集的意思。 带:随。夕阳:夕阳西下。 青山:青山,指山。至:到达。 白鸟:白色的鸟儿。去天长:飞得高远。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淮语:江淮一带的方言。 吴姬:指吴地女子。楚妆:楚地的妆容。 栖迟:停留、休息的意思。未归客:不回家的游子或浪人。 着锦衣:穿上锦绣的衣服,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晚市人烟合、归帆
【注释】 零落秋风卧:凋落,衰败。卧:指枯萎。 何年破庙碑(碑):指庙中的石碑。庙碑是记载庙宇历史、建筑和功德的一种文字记载物。这里用一“何年”字表达作者对历史的追忆,也暗示了对吴赞府的思念。 图经愁莫载:图经,指《舆地广记》一书。书卷上记载着各地的风土人情,而书中关于焦桐的记载却让人感到忧愁。 耆旧说频移:耆旧,年事高的有声望的人。耆旧说,指耆老相传的故事或古迹等。 野烧龟文失
宿在因胜庄 竹院幽雅,我深感自己未能如僧参禅 梦回僧枕雨,花落佛龛灯。 梦醒时,雨声中僧人的枕头上,花落在佛像供灯前。 风响过墙竹,窗摇挂树藤。 窗外风吹过竹墙,窗下摇曳着挂树的藤蔓。 裁诗题素壁,聊尔记吾曾。 我裁了一首诗,挂在白墙上,权当记录一下我曾经的经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因胜庄生活的写照。首句“竹院亦幽雅”,描绘出竹院的静谧、幽深与高雅,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谢龙江虚白上人雨中见过山僧入城市,归路晚沈沈。 雨湿缁衣重,灯明黑树深。 泥途信行脚,粥鼓急归心。 应到松窗下,新诗剪烛吟。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僧人在雨中归途中的情景的诗。首联“山僧入城市,归路晚沈沈”,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一起进入城市,天色已晚。颔联“雨湿缁衣重,灯明黑树深”进一步描绘了雨中行走的艰辛和夜色中的孤独。颈联“泥途信行脚,粥鼓急归心”则描述了由于雨水和泥泞道路的影响,行走变得艰难
宿因胜庄 宿在山中,因为景色优美而得名。 薄暮时分,雨水刚刚降临,我独自行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感到十分困难。 狂风呼啸而过,吹散我的发丝,使得山路变得陡峭难行。 天空中云气缭绕,千山在暮色中渐渐变得昏暗;五月的松树发出瑟冷的声响。 我在小窗旁和僧人交谈许久,也学着坐在蒲团上打坐。 译文: 在这座山中住宿,因为风景优美而取名。 天色已晚,雨才刚刚落下,独行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感觉非常艰难。
题目解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蜀山驿的所见所感。 诗句解读及注解: - “荒山孤馆静”:描述了一个偏僻且人烟稀少的山间小馆,显得格外宁静。 - “老树冻云低”:描绘了冬天的景象,树木被积雪覆盖,天空中的云彩也显得很低。 - “马识来时路”:诗人骑着马回到了曾经行走的道路,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邮亭一尊酒”:诗人在驿亭中饮酒作乐,反映了一种放松的心情。 -
这首诗是杜甫为他的同僚、进士李竹操所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 我们来看第一句:“哭同年进士李竹操经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正在为我的同僚、进士李竹操哭泣。这里的“同年”指的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他们都是科举考试的参与者,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回忆。而“哭泣”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失去的消息的悲痛之情。 我们看到第二句:“进士如公少,何期与死邻
诗句逐句释义: 1. 此去成长别 - 此去指的是离别,“成长”在这里可能表示时间的流逝或成长的历程。 2. 频将雨泪挥 - 频频地挥动着眼泪,形容悲伤到无法抑制的程度。 3. 空江片帆远 - 天空中只有一片孤帆渐行渐远,形容离别时的孤单和远行。 4. 落日乱鸦飞 - 落日时分,乌鸦乱飞,形容黄昏时分的景象。 5. 白纸招魂葬 - 使用白纸招魂,指用白纸写上遗言或悼念的文字来安葬亡者
宿龙潭寺 客人的旅程穿过青山,僧人的居所傍绿水边。 敲响钟声惊飞鸟,洗涤钵盂惊动了龙眠。 尚未找到山林泉趣,先找斋饭为缘。 上人喜欢留客,雨夜灯火佛前前。 注释: - 客路:客人的道路或旅程。 - 青山:绿色的山。 - 绿水:绿色的水流。 - 撞钟:寺庙里敲钟。 - 惊鸟:让鸟儿惊飞。 - 洗钵:洗涤食钵。 - 龙眠:龙睡觉的地方。 - 林泉趣:寻找山林泉水之乐趣。 - 粥饭缘:寻找斋饭的机会
【赏析】 这是写山道中所见所感。 首联“云气千峰暝,溪流水拍桥”,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间夜景图。云气弥漫,山峰在夜幕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溪流潺潺,拍打着古老的石桥,发出悦耳的水声。诗人在这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颔联“竹溪泥滑滑,榕树雨潇潇”,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竹子和榕树在雨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竹叶翠绿欲滴,榕树枝繁叶茂;雨水从树叶上滑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