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开
祖翁田地没凭据,争许时人取次量。 但见寥寥成一片,不知何处是封疆。 注释:祖翁的田地没有凭证,谁又肯去仔细测量。只见它辽阔无垠成了一片,却不知道哪里才是它的边界。 赏析:这是一首咏边塞荒漠之作。诗人以祖翁的土地为例,说明边疆之地广阔而无边,人们只是随意地丈量一番,便以为这片土地已经尽在掌握之中了。然而这片广阔的土地,却依然显得那么辽阔无涯。诗人用“寥寥”形容边塞的荒凉景象,让人感到一种苍凉和寂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中描述的内容理解到位,然后把握意象,再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观水波观音,感慨于其“无浪拍天”的宁静,更赞叹大悲千手眼观音的慈悲为怀。全诗意境优美、想象奇特,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及对观音的赞美。 题壁间水波观音:在壁上题写观音菩萨。 曹源正派喜流传,涓滴浑无浪拍天。 曹源是佛教名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无量寿佛赞”的译文、注释,并赏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强的试题。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及写作背景来理解词句,然后指出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最后结合全诗进行赏析即可。 本诗为僧人慧远所作《大报恩寺灵塔颂》中的一首。慧远(334-416),俗姓贾,雁门平城(今山西朔县)人,东晋时期僧人、道教理论家、佛教学者。慧远在佛教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注释:洞寇、都卢,都是佛教语,指罗汉;十八头,指十八罗汉。这十八位罗汉各有各的神通,妖魔鬼怪都奈何不得他们。在人间和天界中,这些尊者都是尊贵的人,但最后都被无为禅师用“空”的理念所制服。 赏析:这是一首赞颂佛教高僧无门禅师的诗,以十八罗汉为喻,赞其神通广大,能降妖除魔,却又被其以“空”的理念所制服,表现了禅师的神通广大与超脱世俗的高僧形象
懒牛 懒惰的牛儿,不往南边去,也不往西头走。犁耙一年到头都怕上牛的肩头。 弃却栏中肥嫩草,绿杨堤畔饱风烟。 它把栏中的嫩草丢在一边,到绿杨树旁去吃风和烟
【注释】 赵资政:即赵鼎,南宋初年宰相。节斋:赵鼎号节斋居士,故称其为节斋居士。 着鞭:驾车时用鞭子打着马。 占得地头宽:指驾车时车辕前伸,占据的空间较大。 立处端:意指自己站立的位置端正。 烟外望:在渭川(今陕西渭南)的外面眺望。 这边风月:指此地风光秀美。 少人看:很少有人观赏。 赏析: 这首诗是赵鼎晚年所作,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注释:吴尚书尊堂(也就是吴尚书的尊堂,即吴尚书的家庙)已经死了,用一首偈语来表达哀悼和慰问之情,用韵以复。 身分水月遍三千, 月落何曾离得天。 此是夫人行履处, 摩耶相对共谈禅。 译文:我的身份就像水和月亮一样遍布三千世界,月亮落下也从未离开过天空。这是夫人行走的地方,摩耶菩萨与你相望,共同谈论佛法。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吴尚书尊堂去世的悲痛和慰问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吴尚书尊堂的身份与地位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室女生儿真祸胎(室女生子,指室女,即处女。祸胎,即灾星。) 2. 丛林孰不起疑猜(丛林,比喻人世间。孰,哪一个。起疑猜,产生疑虑和猜疑。) 3. 转身术子能灵验(转身术子,指转世轮回。灵验,指灵验准确。) 4. 再出头来满面埃(再出头,指重生。满面埃,满身尘埃。) 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描写一个女子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的注释是:松篁:指松树和竹子。诞辰,即生日。 【答案】 译文:大地春回是寿星的生日;岁月不老松竹常青,长寿无疆福禄无穷。 赏析:这首诗是贺吴丞相的生日的。作者通过写松柏长青,来祝愿寿星高寿,并希望寿星能永远陪伴着明月
注释: 郁山主赞:郁山的主人赞颂。 百尺竿头话最亲,一交桥断绝纤尘。 百尺竿头:形容学问、技艺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一交桥断绝纤尘:形容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坚持到底。 死中得活珠离蚌,甘作驴前马后人:比喻在困境中找到了生存的机会,甘愿为他人付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郁山主人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屈、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的敬佩之情。诗中的“百尺竿头话最亲”和“一交桥断绝纤尘”两句,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