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开
【注释】 烂:粗劣。头:比喻,指火种。一团:比喻,指火焰。急着眼:着急,着急的样子。莫:不要。颟顸:糊涂的样子。星在秤兮不在盘:星星在秤盘上,而火焰却在秤盘外。 【赏析】 此诗用比喻手法写火的形态和特点。首句“烂柴头”以喻火种,第二句“火一团”即喻火势,第三、四句用“急着眼”、“莫颟顸”来形容火的猛烈,最后一句用“星在秤兮不在盘”来比喻火苗和焰心,形象地描绘了火的形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偈颂,属于佛教禅宗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天阴性地昏,日出心光耀: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即天空阴沉沉的,而太阳一出来,光芒四射。这里的“天阴性”指的是天空的状态,“地昏”则是大地被阳光照亮后的景象。太阳的光芒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与黑暗形成对比。 2. 拄杖笑呵呵,禅床也𨁝跳:这里描绘了一个禅宗僧侣的形象,他拿着拐杖(象征智慧),面带微笑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威镇戎夷,扫清魔孽。群灵归敬,忠心如铁。破蔡灭金,守黄勦贼。雪百年二帝难雪之耻,成中兴四将未成之业。 注释:威镇、戎夷、群灵:威武地镇守着边疆。戎夷:指敌人。群灵归敬:群臣归顺。忠心如铁:忠诚坚定,像钢铁一样坚固。破蔡灭金:击败蔡州叛乱,消灭金朝。守黄勦贼:驻守黄河一带,剿灭敌人。雪百年二帝难雪之耻:洗刷一百年来二帝所受的耻辱。成中兴四将未成之业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衲僧拄杖黑■皴,不属阴阳别是春。 【注释】 1. 元正启祚:即元朝开始治理国家。启,开启;祚,统治。 2. 物咸新:万物都迎来了新生。 3. 衲僧拄杖皴:和尚的禅杖上出现了黑色的斑点,不同于一般的物品。 4. 不属阴阳别是春:这禅杖的颜色和纹理与众不同,象征着独特的春天。 【翻译】 元朝新年伊始,万物焕发了新的生机。一位和尚手中的禅杖,其表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黑色斑驳
【注释】 出洞:从山中出到外面。昂头:仰起头。角:兽类头上的角,这里比喻人的尖角或威风。回山:回到山林中。露尾巴:露出尾巴。饶舌(shé)力:说话啰嗦、多嘴的能力。累:折磨、压迫。波查:波浪、水花。 【赏析】 这首偈颂写的是一个人被贬谪到边远的地方,虽然有恩宠,但却不得志。诗的后半部分写自己被贬谪的无奈,前半部分则写自己的傲气。 首句“出洞昂头角”,意思是说人从山中出来,抬头挺胸地昂着头角
注释:山前的麦田成熟,已经像云一样密集。当机立断的时候,他为人们指点迷津。 突然之间一场梅花雨过后,青山洗出了一幅新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麦田成熟的美丽景象。首句“山前麦熟已如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麦田的丰收,仿佛云朵般密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接着,“觌面当机为指陈”,这里的“觌面”可以理解为直接面对或者面对面的意思
【注解】 铜沙锣里满盛油,故国山河在眼看。 试向凤凰台上望,长江无日不东流。 铜沙锣:即铜鼓。古代击鼓助战的乐器。这里指军号。 锣里:鼓中。 油:比喻军队的士气旺盛。 故国山河在眼头:故乡的江山还在眼前。 眼头:目光所及之处。 试向:试着。 凤凰台:传说中的仙人所居的地方,也泛指仙山。 望:看。 长江:指长江水。 无日:没有一天。 不东流:永远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注释】 偈颂八十七首 其七十三:遇家里人,说家里事。 一句无私,龙翔凤翥:遇到家里人,就谈论家里的事,一句话都不偏私,就好像龙腾飞、凤凰盘旋那样高远。 【赏析】 这首诗是《大正藏》卷七十二中的一首偈颂。偈颂是佛教徒在诵经、礼佛时吟咏的一种韵文。诗中以“遇家里人,说家里事”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重视。 诗的前两句“遇家里人,说家里事”,意思是与家人相遇时,总是谈论家中的点点滴滴
【注释】 老:衰老,指诗人年事已高。 无日:每一天。 思闲:想念闲暇时光。 深隐:隐居。 西湖:指杭州西湖。 第一山:指灵隐寺。 无奈:无可奈何,无能为力。 贤制置:贤明的制置使。 公帖:公文。 松关:即“松关驿”,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部,为古代通往杭州的要道。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深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和对官场的厌倦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解析】 “偈颂八十七首 其七十二”是这首诗的标题。偈,音jiē,梵语的译音,指佛教徒念诵经文时所说的话。偈颂,即用佛教经文中的诗句或语句来颂佛、赞佛之作。偈颂是一种韵文文体,内容多为歌颂佛陀的功德,劝人为善,宣扬佛教思想等。本诗为《八相礼》之偈颂,以佛家语入诗,表达了佛教徒对于佛法的理解及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答案】 译文: 消除邪魔外道,显扬佛法真谛。 要使众生觉悟,请你们仔细倾听。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