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注释: 1. 乡闾儒术许谁加,弟唱兄酬兴未赊。 - 乡闾儒术:指的是在乡村里学问和技能。 2. 经济有心惭薄德,安居无事任贫家。 - 经济有心:意指有志于经济管理,有远大抱负。 3. 日高瓮牖蜂穿纸,潮落江汀雁聚沙。 - 日高瓮牖:形容家中简陋,只有瓮口和窗子。 4. 却叹离居趋侍日,时来相对卜灯花。 - 却叹:感慨叹息。 5.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与弟弟、郑叔度等人的诗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题要求对“留别陈季明先生”一诗进行赏析。首先明确这是一首赠别诗,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最后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注意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一)。每:经常。②三秋:一年中的三个秋季,借指多年。③榻眠:指在床铺上休息。④妙论:高深的议论或精 湛的学说。⑤深杯:美酒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陈与义。下面逐句解释诗句: - 百丈冈头佛寺开,晚凉按辔陟崔嵬: 百丈冈是地名,位于今湖北襄阳市南。这里的佛寺在傍晚时分开放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按辔”意为骑在马背上,形容骑马时的情景。“陟”指攀登,“崔嵬”是高峻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 落花乱逐溪流泻,归鸟低冲马箭回: 这句诗通过动态描写来表现景色的美丽。落花随着溪流四处飘散,仿佛在跳舞
木皮岭 自惭非佛亦非仙,也宿丹崖绿树巅。 晓汲衣翻草头露,午炊灶起木皮烟。 日离沧海三竿远,天厌乌纱五尺连。 蝢觉眼前无俗物,片云飞过鸟争喧。 注释: 1. “自惭”:惭愧自己没有达到仙人、圣人的境地。 2. “非”:不是、不。 3. “佛”:指佛教。 4. “亦非”:也不是、不是。 5. “丹崖”:红色的山崖。 6. “绿树巅”:在绿色树梢的顶端。 7. “晓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慨。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 乌靴脱却换青鞋,踏遍名山惬素怀。 - 虎啸石头风万壑,鹤眠松顶月千厓。 - 云开面面峰如削,谷转行行树似排。 - 湖海故交零落尽,烟霞清趣几人偕。 注释 1. 乌靴脱却换青鞋: 乌靴指的是黑色的官靴,通常用于官员或贵族的场合。这里可能意味着作者脱下官服(乌靴)换上平民的鞋子(青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对注释的分析来作答。此诗首联写自己任职关西时,被同僚推为贤能,与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颔联写自己因嫉邪之心而多次上奏朝廷,但家贫不能留钱,只好辞官归隐;颈联写自己因好客而生活清苦,家中无钱
登归云寺阁 栖身丹壑总忘归,水阁频登趣不稀。 雨脚斜侵耕叟笠,苔花青匝定僧衣。 山馀积雪寒犹壮,岩堕流星晓更飞。 卜筑何当居此地,玉堂金马任相违。 注释: 1. 归云寺阁:指归云寺的阁楼,诗人在此阁中远眺。 2. 丹壑(hè):红色的山壑。 3. 水阁:水上的楼阁。 4. 趣(qù)不稀:兴致不减,不稀少。 5. 雨脚斜侵耕叟笠(lóu):雨水斜斜地打在农夫的帽子上。 6. 苔花(tú)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以鸡为岁首之禽。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正月七日。万岁山:即万岁峰,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有“天下名山”,为历代帝王游赏之所。鳌首: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巨兽。紫极:指天。开:开启。五云:五种颜色的云彩。蓬莱:传说中海上仙山。嵩呼:古代臣下朝见帝王时,伏地而拜,声如呼唤。君王寿:指帝王的福命。宝仗鸣鞭金騕袅:用金鞭敲着的马鞭,形容仪仗的威武。石床:皇帝的宝座
【注释】 ①学道:学习儒家之道。 ②君文思不群:你的文章思想与众不同。 ③雪消三峡水:形容冬天的雪融化后,三峡的水流变得清澈。 ④波涨一川云:形容春天的水涨起来,使得整个江河都变得像云一样飘浮在水面上。 ⑤出处存爻彖:指卦辞中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⑥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手段。 ⑦须立济时勋:需要立下挽救时代的功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鲍民瞻的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与祝愿。
宿峰顶次济定韵:在山峰之上,我与济定一同吟诵诗歌。 层崖削壁跨千重,坐镇西南势独雄:山崖峭拔,层层叠叠,如同千座山峰横跨天际;坐镇于西南之地,展现出独特的气势和威猛。 元气昆仑磅礡外,祥光隐见有无中:山体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量,仿佛昆仑山一般壮阔;祥光时隐时现,如同云雾缭绕之中隐约可见。 珠璎宝佛留全相,金碧楼台倚半空:山腰有一座寺庙,供奉着珍贵的佛像,显得庄严神圣;山下的建筑群落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