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夏月登岱 振衣千仞思悠悠,泰岱于今惬胜游。 秦汉旧封悬碧落,乾坤胜概点浮沤。 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更上云端频极目,紫微光电闪吴钩。 诗句释义: 1. 振衣千仞思悠悠:振衣千仞,形容高远的地方。思悠悠,思念之意。整句的意思是,振翅飞翔到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中,心中充满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泰岱于今惬胜游:泰岱,泰山。惬胜游,满意地在泰山游览。整句的意思是,如今登上泰山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明确重点,然后结合着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稳固记忆。本题要求赏析诗歌中的名句“黄金台上月,照尔忆亲情”,考生要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诗句中“黄金台”是指古代诸侯或功臣受封的地方,借指朝廷,“黄金台月”即指朝廷之月亮。“尔”指你。“忆亲情”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注释: 娥:指曹娥。 孝:指曹娥对父母尽到的孝道,后来被当作忠孝节烈的代表。 江因娥得名:曹娥之江。 至今潮上落:潮水涨时,潮头涌出江中巨石;潮水退时,又露出巨石,形成潮落石出之景。 犹带哭爷声:潮水声中,仿佛还能听见曹娥在哭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娥之江”的独特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中通过对曹娥之死的纪念、对江名的由来以及潮水的描绘
【注释】 1. 病中除夕(lì:农历年终的除夕) 2. 其一:第一首。 3. 数漏掩残历(数漏:计时的漏壶;残历:残余的日历。掩:掩盖,遮盖)。 4. 中宵(zhōngxiāo:半夜时分):深夜。 5. 独怜:(独自惋惜) 6. 愁共病:忧愁和病痛相伴。 7. 不与岁同除:不像其他年一样除去旧岁的忧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夜因病不能出门而写下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新年到来的喜悦心情
次韵赠方员岩山人 到处清泉可洗心,禅机一指用功深。 任教东住复西住,不改乡音与梵音。 见客喜为青眼顾,能诗懒效白头吟。 近来识面峨眉上,萝月松云得共寻。 注释: 到处清泉可洗心: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找到清澈的泉水,就可以用来洗涤心灵。 禅机一指用功深:禅宗的精髓在于“一指”的指点,而修行者需要深入领会这种指点的深意。 任教东住复西住:即使我四处漂泊,也不在乎居住的地方在哪里。 不改乡音与梵音
枯木图寄许士修 春天到来,万物生长,为何只有枯枝矗立? 春到巳多时,幽禽尚未知。上林无限好,何事立枯枝。这是方孝孺《枯木图寄许士修》中的诗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首句“春到巳多时”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但生机勃勃的景象并未显现出来,这是因为“幽禽尚未知”。这里的“幽禽”指的是那些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鸟儿,它们在春天来临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季节的变化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仔细阅读原诗,结合题目要求和相关提示进行理解。本题中,“踊跃谷生风”“峥嵘百兽中”等都是对虎图的形象描绘;“岂知王者瑞”是说虎图的神奇;“足不履生虫”是表达作者对老虎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1) 虎图跃然纸上,仿佛有风生起;在百兽之中显峥嵘。 (2) 难道知道这虎图乃王者之瑞物吗?它竟能使虎不行走就长出虫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虎诗
【注释】先生:此处泛指韩敏道。乐道:好学。慕前人:仰慕古人。书徵:被朝廷征召。紫宸:皇宫。诗卷:指韩敏道写的诗。官棹:指韩敏道的官船。属车:天子的车驾,借指皇帝。文章:指韩敏道的文章或诗词。遭逢:遇到合适的机会。礼乐:礼节和音乐。应知:应当知道。登眺凤台:登高远望凤凰台。凤台:凤凰台上观景台。多制作:有很多作品。邮筒:信件投进的木箱,引申为书信往来。珍重:珍惜。 【赏析】
【注释】 百年乔木阴当户:形容乔木茂盛,遮着门户,比喻子孙繁衍。乔木:指高大的树木。 五亩幽居水映茅:形容隐居生活。五亩:泛指田地面积。 好古喜寻遗老问:喜欢古代的事物,喜爱访寻隐士、高人。遗老:指隐士、高人。 避喧懒与贵人交:因为躲避喧闹而不愿和显贵的人交往。 从兄受学惭苏辙:你是我的兄长,我应当向你学习。惭愧于自己的才能不及你的哥哥苏轼。东坡(苏辙):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注释】匡庐:即江西庐山。多指庐山。奇绝:奇特,美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游历山水之作。诗中描绘的是庐山的山景、江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欲向匡庐隐,出门知路难”,表达了他向往隐居的愿望,但出门后发现道路艰难,无法实现自己的计划。第二句“江山奇绝处,多在画图看”,则进一步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强调了他想要一睹庐山真面目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