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巳多时,幽禽尚未知。
上林无限好,何事立枯枝。
枯木图寄许士修
春天到来,万物生长,为何只有枯枝矗立?
春到巳多时,幽禽尚未知。上林无限好,何事立枯枝。这是方孝孺《枯木图寄许士修》中的诗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的首句“春到巳多时”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但生机勃勃的景象并未显现出来,这是因为“幽禽尚未知”。这里的“幽禽”指的是那些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鸟儿,它们在春天来临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季节的变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感知的敏锐和独特视角。
第二句“上林无限好”则是对整个春天景象的概括。上林是古代皇帝所居住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是春天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然而,接下来的“何事立枯枝”却打破了这种美好的景象,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只有枯枝矗立呢?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思考。他看到的并不是春天的生机勃勃,而是枯萎的树木。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或者是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方孝孺的《枯木图寄许士修》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生命、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注释:
- 春到已多时:春天已经到来很长时间了。
- 幽禽尚未知: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鸟儿,还不明白春天的到来。
- 上林无限好:皇宫周围广阔的皇家园林景色美丽。
- 何事立枯枝:为什么只有枯萎的树枝矗立在那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深热爱。同时,他也对生命无常和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方孝孺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