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杂诗四首赠林嘉猷》中的第二首。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循循勇不逮,额额善或亏。 古人患才难,可以当世推。 自吾行四方,所见多有之。 岂乏俊爽流,未足慰我思。 圣道充天地,其微入毫丝。 非精莫能察,非敏莫能为。 致用贵不颇,笃守在不移。 由来贤哲事,皆本纯粹资。 顾予亦陋劣,前徽亦能追。 仰止二三友,有过频相规。 注释: - 循循勇不逮:形容行事谨慎
【注释】伊周:指周公旦。周朝初期的两位重臣,名姬姓,周武王时封为诸侯。后泛称有才能的人为伊周。《史记·管蔡列传》载,“周公旦恐诸公害己,乃进书于王曰:‘王之足下大圣人也,将怀安社稷,苦心力行;故得保首领以全躯为幸耳。’”不治经:不用儒家经典来治国。董贾:指春秋时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董仲舒和张仪。文:指文章。宏谟:远大的谋略。高论:高深的理论、见解。典坟:指典籍、史书。末代士:末世的读书人。操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杂言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押韵严谨,节奏鲜明。 第一句: “通衢夷且直”,意味着大道平坦、畅通无阻,这是对社会秩序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 第二句: “举世所共知”表明这种理想的治理状态是被所有人共同认可和接受的。 第三句: “求端迷往辙”,这里的“求端”是指寻求正确的方向,而“迷往辙”则是说人们容易陷入错误的道路,难以自拔
这首诗是一首杂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修德”和“变易为失”的观点。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制变易为失,所贵谨未然。 译文:改变旧有的规则或制度往往会导致失败,因此我们应当重视那些尚未发生的事物。 注释:这里的“制变易”指的是变革,而“为失”则是指由此带来的失败。作者认为,在没有造成实际影响之前,就应谨慎对待可能发生的变化。 2. 本心秉灵德,洞鉴蚩与妍。 译文
【注释】 讯疟:指疟疾。讯,通“讯”,告知、通报之意。疟:一种疾病,由虫媒叮咬人而传染,有寒热交替发作的特点。 宁不怀宴安:难道不怀念平安无事的生活吗?宴安:安逸、安定。 中休:中途休息。 天令所赋授,与古岂不侔:天命给予我重任,难道与古人不相似吗?天令:上天的意志或命令。赋:赋予、给予。侔:相似。 恐其不自强:恐怕它不能自我勉励。 降疾警惰媮:使疾病警告懒惰的人。 方子暂遘疾,身疲面无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写于天宝末年(748年),时诗人在长安。 首联“吾庐混人群,来往剧蛙黾”,写诗人的家宅与周围喧嚣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一个寂静幽雅、远离尘嚣的家园,却与喧闹嘈杂、车马喧阗的都市生活同处一地;“剧蛙黾”指蛙虫鸣叫的声音。 颔联“颇欣夜雨来,顿使踪迹屏”,“颇欣”即“颇喜”,“踪迹屏”指作者因夜雨降临而感到心旷神怡而把一切世俗烦忧置之度外。 颈联“滔滔流水障
【注释】 讯疟:即《讯疾赋》。讯,通“讯”,问。疟,病名,一种传染病。 尊生道不足,卫生亦无由:养生之道不充足,卫生也没有办法。 微痾忽相侵,坐为肢体忧:轻微的疾病突然侵袭,使病人坐立不安,忧虑不已。 凝冰集寒气,挟纩思重裘:结冰聚集寒气,裹着暖和的被子思念厚衣服。 虐𦦦继踵然,絺绤不愿留:疫病接踵而至,炎热的夏季也不想要厚衣;寒冷的季节也不愿穿着薄衣。 阴阳各用事,对处天一陬
【注释】 敬次张南轩赠朱文公韵送董公:敬,敬重;次,唱和;南轩,即张元干,字南轩,南宋著名词人;董公,指董同文,字彦明,北宋名臣。朱文公,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世称朱子。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八月。 昔忝国士荐,观光帝王州:昔日有幸受到推举,来到皇帝居住的京城。忝(tiǎn),有愧于。国士,一国的才士。 强言酬顾问,流汗对冕旒
布衣忧社稷,此义古亦然。 桓桓高平志,致主二帝前。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继明有良胤,千载陋韦贤。 方孝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范仲淹的事迹,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诗中"布衣忧社稷"意味着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心怀国家大事,这与古代的观念相呼应。接着诗人描述了范仲淹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如"桓桓高平志"、"诽谤息而名声全"等,都体现了范仲淹的卓越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最后
宋五公 其五 司马温公倾否难永图,拯溺有遗巧。 肫肫反正力,诚节动穹昊。 群邪竞回遹,善政恣纷扰。 废兴岂人谋,千秋仰元老。 注释: 1. 倾否难永图:倾覆、颠覆的局势难以长久地谋划。 2. 拯溺有遗巧: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有出神入化的策略。 3. 肫肫反正力:形容心地善良,正直无私的力量。 4. 诚节动穹昊:诚实守信,操守高尚,足以影响天地。 5. 群邪竞回遹:各种邪恶势力纷纷回到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