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清
【诗句】 丈夫四方志,高远当自期。 四十尚未遇,我生将何为。 此身类萍梗,飘飘随所之。 去年当此夕,莆阳叹别离。 今年况在客,又值中秋时。 明月不我弃,万里长相随。 碧落净如洗,清光满无亏。 幽怀触佳景,技痒谁能医。 恨无知音者,酌我碧玉卮。 就寝苦不寐,起步当前墀。 凉风湿我巾,金风吹我衣。 徙倚恣瞻玩,徘徊动遐思。 亲闱隔山海,清樽知共谁。 柏台忆良契,对此争光辉。 仙舟有同侣,买醉情怡怡。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与李郡伯等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这次聚会的珍视。“退食黄堂”指退朝后在朝廷里进餐,是古代大臣的一种礼节,这里暗含了对李郡伯等同僚的敬重。“苏台明月醉中看”中的“苏台”指南唐时建康(今南京)的台城。李白有《金陵酒肆留别》一诗云:“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据此可推知,“月下”应是指李白饮酒作乐的情景。 【答案】 寄苏州李郡伯蓝别驾樊节推 同乡交好复同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和默写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作答。此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因此考生在答题时需要先解释全诗的意思,然后再进行逐句解释,最后再进行译文的转换。注意要分点作答,每点都要有关键词的标注。如第一句中:“拍拍溪流涨水痕”“溪流”就是“小溪流水”;第二句中:
【注释】 二月望日:农历二月十五日,即春分。镇守绣衣:指镇守地方的官服。游鼓山:游览鼓山。坐阅江山:坐着观赏山水。会此亭:在此亭相邀。天风拂面:天空中吹来凉爽的风。酒微醒:喝得有点醉意。长空一望:远眺长空。春无际:春天无边无际。落日千峰:夕阳照在千峰之上。鸟外青:鸟儿飞过的地方呈现出一片青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鼓山时所作。诗人从二月望日起就对这次游历充满期待。他登上鼓山
【注释】 黄耳金毛:指金丝狗。耀:光彩照人。附书:托信使传递书信。主人情:指对主人的忠诚之情。太平:指社会安定。篱落:指篱笆、栅栏。花村:指热闹繁华的地方,这里指京城。吠月明:指狗在月光下吠叫。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忠诚的金丝狗,它在主人外出时,总是警惕地守护着家,当听到主人归来的消息时,它才放下心来,安静地卧在门前等待。而当看到主人平安无事时,它会高兴地吠叫。诗中的金丝狗,是诗人对忠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逐词释义及译文,并附上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1. 野有腴田橐有金 - 注释:肥沃的田地里蕴藏着丰富的金子。 赏析:这里的“田野”和“金子”象征着富足和丰收,而“肥田”则意味着土地肥沃,适宜耕作。"橐有金"可能指的是随身携带的钱财或财富,表明作者生活富裕、富有。 2. 更无尘事挂闲心 - 注释:再也没有琐事来扰乱我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全诗共60句,分为13段,每段5-7句,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失败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首段(1-4句):“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 注释:我是平凡的孩子,生活在福建海边。从小我就很聪明,有一颗善良的心。 赏析:开篇直接点明自己身份与性格特点,既表现了自己的谦逊,又展示了自己的善良。 第二段(5-11句):“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
送高孔明贡元朝京 大明启文运,奎光烛寰区。 六经脩治教,四海宗唐虞。 英才育庠序,科贡惟两途。 岁时重遴选,济济登天衢。 伟哉高夫子,世业称名儒。 穷经务深造,秉志怀远图。 场屋屡弗利,乌兔惊奔趋。 楚山隐良璞,沧海遗明珠。 秋来忽充贡,别我游皇都。 孤舟舣江曲,情深倒玉壶。 蘋花弄秋水,霜叶飒高梧。 执袂忍分手,感时心转孤。 去去勿淹滞,金门曳长裾。 注释: - 大明:指的是明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寄大义陈野航》。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1. 明月光洄水底天,野航常傍荻花前。 注释:明月高悬,倒影在水中,仿佛在水底照耀;野船常常停靠在岸边的荻花旁,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2. 译文:月光洒落水面,如同流水一般;野船停泊在河边的芦苇丛中。 3. 山翁吟罢如泥醉,一枕江风自在眠。 注释:一位年迈的渔翁吟完诗后,仿佛像泥一样醉了;他放下一切,安然入睡
【注释】 1. 秋入郊原:秋天到了郊外原野。郊原,指郊外平原地带。 2. 粟(sù)正肥:稻谷已经成熟,颗粒饱满。 3. 成队:成群聚集。 4. 啄斜晖(xié huī):在夕阳余辉中寻找食物。斜晖,斜照的阳光。 5. 争雄:争夺优势。 6. 莫向雕笼斗:不要在金笼子里争斗。雕笼,指用金属打造的鸟笼。 7. 零落:凋落,衰落。 8. 西风:秋季的主风,从西方吹来。 9. 百结衣:衣衫破烂如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