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
【注释】 ①般般:一切都,一切处。②本初:本性、本来。③无明:无知、愚昧。④识心见性:即认识自己的真心本性。 【赏析】 《赠万莲会众》是宋代释慧空禅师的一首偈语诗,表达了禅门悟道者对于修行和生活的看法,强调了内心清净、放下执着、认识本心的重要性。 首句“事事谙来心足”,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已经明了,内心已经满足了。这里的“谙”表示了解或熟悉,“事”指世间的种种事务,“来”表示到来或者出现
【注释】 性烛通天眼:指佛家修行者,具有通晓天机的眼睛。 心灯放慧光:佛家修行者,心中点燃智慧之灯。 湛然灵物自真常:指的是佛教的“真如”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体都是真实的,永恒不变的。 住世荣华不恋:意思是追求真理和智慧,对世间繁华富贵并不留恋。 举措常行方便:经常以慈悲为怀,行施小恩小惠之事。 功满化云归:修成正果,功德圆满后像云一样回归天界。 【译文】 佛家修得通天彻地之眼力
【注释】 巫山一段云·龙阳观九日 白酒宽怀抱,黄花喷鼻香。此般真味庆重阳。性月自圆方。 山后三秋无别。幽槛几丛开彻。两轩各各斗芳鲜。雅胜洞中天。 【赏析】 《巫山一段云·龙阳观九日》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的作品。上片写重阳佳节赏菊的兴致,下片写菊花盛开的景象。全词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动处休将性动:在行动或思考时,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主导。 - 静中莫使心疑:在安静的时候,不要轻易怀疑或产生杂念。 - 当前端正没关机:保持当前的状态正直,不偏离正道,就像没有关闭的开关一样。 - 真静真清便是:真正的宁静和清净,就是达到这种状态。 - 气满三田自实:当气充满到身体的三个区域(上、中、下丹田),就会感觉到充实,这是指修行者通过调整呼吸和冥想来增强内在能量。
西江月·赠儒士王子正 本性元虚不二,奈何情欲交加。人能顿悟道生涯。世态分明是假。 更要深通玄奥,须当拂去矜夸。含光默默养灵芽。便是无为造化。 注释: 1. 本性元虚不二:指人的本性原本清净而真实,不掺杂任何虚假和杂念。 2. 奈何情欲交加:意为为何感情纠葛如此复杂难以摆脱。 3. 人能顿悟道生涯:指人如果能立刻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4. 世态分明是假:指世间的名利
【注释】 巫山一段云:巫峡在四川巫山县,有巫山云雨之说。这里借指巫山。 我有林泉兴:我有意于隐居林泉之中。 君无补缺心:你无补阙之心。即没有做官的野心和欲望。 一方圣境理幽深:一方(一隅)圣境,意谓一方清净之地。 物外结知音:物外,指与世事隔绝,不受尘世干扰的人。结知音,意谓结交知己。 还到春时圆备:还到春天时才能实现圆满的愿望。 合是全真一会:应当是一次完满的集会。 功成行满:功成名遂。 他年
【注释】 ①灶头:指厨房。然火:烧火做饭。时教(jiang)突里亡烟:时时教导他“出气要顺”的道理,使他不生烦恼。 ②始终如一:始终保持专一。志精专:专心致志。也胜:比……更胜。往来打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无所事事。 ③放下纷纷尘事:放下世俗的纷扰。纷纷尘事:纷繁杂陈的事情。明通朗朗玄言:明白通达、清晰明白地讲述玄妙的哲理。玄言:玄奥的言辞。 ④蓬莱中选:在蓬莱仙境中被选中,成为神仙。蓬莱
解析 第一句: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 - 月魄:这里指月亮的光辉。 - 光通四海:指月光普照整个世界,意味着光明和希望。 - 龙阳:通常是指龙的阳气,这里可能指龙年或龙的精神。 - 阳气满三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田”指的是人的三个主要生活领域或身体区域——心田(精神)、命田(命运)和身田(身体)。这里的阳气充满这些区域,象征着繁荣和生机。 第二句:一声雷动震山川 - 一声雷动
《西江月·秋阳观作》是宋代诗人陈亮的词。这首词表达了陈亮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我爱秋阳地僻,松岩来往人稀。不劳打坐自忘机。兀兀陶陶似醉。 坐上有山有水,心间无是无非。朝朝常见白云飞。可以留连适意。 译文: 我喜爱秋天的阳光照射在偏僻的地方,行走在松林岩石之间,很少遇到其他人。不需要费心去打坐冥想,自然而然就忘记了世俗的烦扰。虽然我在这里,但是心境宁静如水,没有是非之分
【注释】 西江月·寄京师道友:词牌名,《西江月》是词牌名“浣溪沙”的别称。 道友:道士朋友。 燕山:今河北省北部,有燕山山脉,为古时燕国的都邑。 外缘:佛教指因缘,即因果。 内忘机:心中无所牵挂。 休疑:不要疑惑。 【译文】 只因为修行功行有所欠缺,所以不能在京城中安居;因此只好东奔西走地到处奔波。自从与友人分别以来已经两年了,道路迂回曲折,风尘满路,不知走了多少万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