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
《西江月·天上仙无懵懂》是一首由尹志平创作的词。这首词描绘了神仙与凡人的对比,强调了通过学习和修行可以超越凡人的局限性。诗词中的“达理真明妙有”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而“观空体合虚无”则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体上,这首词展示了作者对宗教修炼和哲学思考的深刻理解} 以下是对《西江月》的逐句解析和翻译: 1. 诗句解析: - 天上仙无懵懂:天上的神仙没有被愚钝所困扰
诗句解释 1 山后重兴道院 - 这可能意味着在山区或山林中,重新建立了一个道观或者道教的修道院。“重兴”表示重建或修复。 2. 燕南仍自干戈 - 这一句指的是在北方的燕地(今天的北京附近)仍然保持着战争状态,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冲突或现代的军事活动。"干戈"是古代指兵器,常用于形容战乱或战争。 3. 道人功行累来多 - 这是说道士们通过修行和积德行善积累了很多功德。"功行"通常指修行或功德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石径云梯路险:形容山路崎岖,难以行走。石径指山路两旁的石头铺成的小道,云梯指从山顶通往山腰的石阶。 攀萝揽葛难行:攀爬藤萝,采摘葛藤,都是很难走的。 洞天深处:指仙境。深,深远之意。 水山明:指水中映出的山色,清澈明亮。 尘寰:尘世,人间。 土洞:用泥土筑成的洞,简陋的住处。 松岩:岩石上长着松树,这里指岩石。 耳静心清:耳朵安静,心灵清晰。 不须更羡许由名
【诗句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但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独立,认为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在于内在的修为和智慧。 【译文】: 我并非喜欢青山绿水,我只求能隐藏踪迹、埋葬石头。粗衣粝食断绝了人世的情缘。养就元初本柄,即修炼成仙。 长时间凝视,虚心实腹,长生不老。一旦功成名就便现三清,这就是男子汉的真正本性。 【注释】: 1. 西江月 -
诗句注释: - 西江月:宋代词牌名。 - 人事:指世事、人世的变迁。 - 久厌:长时间厌倦。 - 道家:道教。 - 争忍:怎敢,怎敢不。 - 空归:白白地返回。 - 勤苦:努力工作,付出辛苦。 - 关西:这里指关中一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今陕西省中部。 - 焉得重阳庆会:焉得到重阳节的时候庆祝聚会。 - 门中志士:指家门中的有志之士、有才能的人。 - 祖庭:本家祖庙。 - 根基:基础、根本。
西江月 我爱西岩秀丽,仙园地发三阳。山形曲屈卧龙冈。只此人间天上。 云舍茅庵掩映,仙花异果馨香。市朝客到见清凉。举手应须瞻仰。 注释: 1. 西岩秀丽,仙园地发三阳:指西岩山的景色秀美,像仙境一样,土地中生长着三株太阳树(日精),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2. 山形曲屈卧龙冈:形容西岩山的形状曲折如龙,给人一种雄壮而又神秘的感觉。 3. 只此人间天上:意指这个地方如同天上仙境一般
《西江月·劝众减睡》是宋代诗人释道济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夏天在宝殿勤奋修道,冬天修炼心志的情景。通过劝诫世人戒除贪欲,修行心性,以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夏日勤修宝殿(注释:夏天在宝殿里勤奋地修道) 冬好炼顽心(注释:冬天要炼就坚定的意志) 三更不纵睡魔侵(注释:深夜时分,不让睡魔侵袭) 便是先生戒禁(注释:就是先生的告诫和禁制) 学道休迷妄想(注释:学道时不要迷惑于虚妄的幻想)
《西江月·莫羡喧哗京市》是一首描绘山野生活的诗词。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莫羡喧哗京市,休辞淡薄山家:不要羡慕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也不要嫌弃山间的简陋。 - 莫羡(不要羡慕):不要(不要)。 - 喧哗(喧嚣、热闹):喧闹。 - 京市(京城、大城市):指繁华的市中心或大都市。 - 休辞(不要拒绝):不要推辞。 - 淡薄(简单、朴素):不奢华。 - 山家(山中人家):山间人家。 2.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和苍盖郭秀才韵:即“和柳永”。苍盖:指苍梧县(在今广西),作者曾任此县令。郭秀才:即郭祥正,字圣与,号谢公、林泉居士等,江西新淦人。宋仁宗庆历五年(西元一〇四五年)进士,历任秘书丞、尚书工部郎中、国子监祭酒等职,后因反对新法而落职闲居,退归故里,自号沧洲病叟,卒年八十三。著有《林泉集》十卷。 【译文】 乘车骑马走东西。谈论玄理规度幽深。天下事物纷纭复杂,随分际建立阶梯
【注释】秋阳:秋季的太阳。一指云路无迷:意思是说秋阳天气,天空中的云彩清晰可见。曹溪:禅宗五祖之一,姓曹名真,又称曹溪六祖。三身四智:佛教认为人有三身(佛身、报身、应身)和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译文】我爱这秋季的晴朗天气,天上的白云像手指一样分明。何必在身外去寻找曹溪?能够了见到三身四智就很好。 不必去探问天机深奥,也不要去寻求大道无为。目前能认清这些境界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