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
巫山一段云 · 秋阳观作 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西临回纥大城隍。到处见农桑。 一种灵瓜甚美。赤县几人知味。大千沙界有多般。鹤驾复东还。 注释: 1. 巫山一段云:唐代崔国辅所作的《巫山高》诗有“巫山十二峰,行云无处穷”之句,这里指巫山县的巫山十二峰,是唐时诗人李白、杜甫等游吟之地。 2. 秋阳观作:秋阳观是道教的道场。 3. 十九游仙子:即指唐时诗人李白,他曾自称“十五好剑术”
注释:山后春天快要结束,龙阳的景色逐渐变得美好。东园的芭蕉树正开着花,随缘生活就是最好的安排。道友坚毅的决心长久不变。我们经常相见并行礼致敬。自然恬淡平和的日子会到来。 赏析:此诗为寄给天长道众的一首偈文,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首句“山后春将暮,龙阳景渐佳”,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龙阳的景色逐渐变得美好的景象。这里使用了“龙阳”这个词,指的是龙阳的景色
【注释】 应运开正教:顺应天命,传播正统的教义。 随时见宝坛:随时可以见到神圣的坛场。 列仙班:排上神仙的行列。 化度群生:教化众生。 劫运免三灾:因功德而避免三种灾难。 【赏析】 《巫山一段云·清水作》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此词咏道教的正法、正道,歌颂了道教“无为”、“自然”的修行方法。 起二句:“应运开正教,随时见宝坛。”这两句的意思是:顺应天命,传播正统的教义,随时可以见到神圣的坛场。
巫山一段云 溪水迎霜冷,山花带露鲜。良朋共赏玉蟾圆。高会兴无边。长记西湖万里。素魄澄澄一体。今宵相隔正三年。浑似梦游仙。 注释:巫山:指巫山十二峰,在四川巫山县东北,有十二条山岭蜿蜒起伏,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长江之滨。一段:一段落的意思,这里指巫山十二峰的一段。溪水:指巫峡中的巫溪。迎霜冷:迎着寒霜。带露鲜:含着清晨露珠的花。玉蟾:月亮。高会:盛大的宴会。兴:兴致、情趣。西湖:指杭州西湖
巫山一段云 北海修真士,西岩放旷人。别师迢递过关津。物外不沾尘。 学道须凭决裂。一片真心如铁。九年功满步云霞。三岛是吾家。 注释: 1. 巫山一段云:这是一首诗词的名称,作者不详。 2. 北海修真士:北海,指代道士修行的地方。修真士,指修炼成仙的人。 3. 西岩放旷人:西岩,指代隐居在山上的人。放旷,指豁达开朗,不受拘束。 4. 别师:告别师傅。 5. 过关津:经过关口。 6. 物外不沾尘:物外
巫山一段云 太上临关日,吾宗受道时。七雄戈戟斗相持。何处起慈悲。 直至西天行化。大教普闻天下。古今今古类皆同。方显道家风。 注释: - 巫山一段云:这是一首描绘道教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以及他们最终达到高深修为和境界的诗歌。 - 太上:道教中的高级修行者,通常被尊称为“太上”。 - 临关日:指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这里的“关”可以理解为修行者的修行之路
注释: 1. 巫山一段云 · 劝世:以《诗经》中的“桑扈之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命运归宿的深刻思考。 2. 道显清虚妙:强调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清静无为。 3. 释明智慧深:表达了佛教教义中的智慧和觉悟,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4. 仲尼仁义古通今:指孔子的教导在古代和现代都具有普遍意义,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5. 三圣一般心: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共同拥有一颗平等的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从表达技巧、表现力、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展开作答即可。 “西江月 · 常足畅怀”是一首词句,全词的意思是:整天游玩山水,终朝心旷神怡,老来佚乐更何求,保我阳寿九九。幸得为人通道,道中别有归投,功成云步看瀛洲,万古名传不朽。”其中,“常足”“畅怀”“老来”“佚乐”“保我”都是重点词
巫山一段云 塞北三年转,天西万里回。飘飘云驾渐东来。无不笑颜开。 道德峥嵘功大。行满决超三界。十方仙子行功圆。得见太平年。 注释: 1. 塞北三年转,天西万里回:塞北,指北方边塞之地,三年转,意指时间流转,三年后返回;天西,指南方,万里回,意指距离遥远,万里归来。 2. 飘飘云驾渐东来:飘飘,形容云驾轻盈飘逸的样子;云驾,指仙人的坐骑,这里指神仙;渐东来,意指逐渐向东飞行。 3. 无不笑颜开
【注释】: 万叠山横翠:指巫山县的群山连绵不绝。横翠,形容山峦重叠、翠绿茂盛。 千盘河曲长:指巫山县河流弯曲曲折,迂回盘旋。 居民安土乐农桑:指当地民众安居乐业,乐于从事农耕活动。安土乐业,意为安于故土,乐于务业。 流水落花香:指清澈的河水中飘散着花香。流水落花,形容水流缓慢,花瓣随水漂流。 卜此安居养老:指决定在此定居并享受晚年生活。卜此安居,意为在这里定居,安享晚年。 一任形枯心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