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
临江仙 有相有中容易觅,无为无处难为。终朝作伴影相随。愚人寻不见,达者已先知。 此理勤参搜获正,一条大路无迷。劝君速悟莫迟疑。常常忘视听,步步入希夷。 注释: - 有相有中容易觅:意思是说,有些事物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就能发现和理解。 - 无为无处难为:意思是说,有些事物虽然不存在,但却难以察觉和理解。 - 终朝作伴影相随:意思是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伴随着你的思绪或形象。 - 愚人寻不见
巫山一段云 · 题通仙观 列翠峰峦秀,仙都气象清。三阳端正玉鳌形。一气自天成。 万叠云山深处。别是洞天幽圃。何人能得久闲居。清静乐无余。 注释: 1. 列翠峰峦秀:描绘出群山如翡翠般美丽,峰峦秀丽。 2. 仙都气象清:形容这个地方的气象清新,如同仙境一般。 3. 三阳端正玉鳌形:描述阳光明媚,太阳在天空中的形状像一只巨大的玉龟。 4. 一气自天成:形容天地之气自然形成,无需人为干预。 5.
青玉案 群魔散尽真何乱。万事无萦绊。一点光同青玉案。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 劝君早把尘情拚。下手速修转头晚。前有风波深不浅。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笑指芦花岸。 译文: 群魔散尽,真何混乱。万事无忧。一点光明如同青玉案,纤尘不沾。永远无障碍,能见到虚空的面。劝你早早放下红尘之情,快速修行,以免回头太晚。前方有深不见底的风波,但有神舟稳定地驾驭,有云朋陪伴,笑着指向芦花岸。 注释: 1.
【注释】 1. 蚩尤: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一个部落首领,被黄帝所杀。 2. 坂泉:地名,在今河北易县西南。 3. 春秋:这里指年月。 4. 程头:这里指杀人的罪责。 5. 强兵:强大的军队。 6. 几:何。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写“强兵”之战胜后,“蚩尤往日休”,但“坂泉冬夏水长流”,仍使后人感到“今古几春秋”。最后一句点明“一生一杀作冤仇”
【注释】 1.巫山一段云:即《巫山高》一诗。自咏:作者以“自咏”作题,说明这是一首自我咏叹的诗,诗人借咏此诗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怀。 2.燕南地:指今河北省南部,这里借指北方。湿热:形容天气闷热潮湿。 3.清凉山:指庐山。后天:佛教语,指因人天福报而得到的福报,与“前生”相对,指来世。 4.阴阳:指天地或昼夜,这里借指生死、祸福等相对立的事物。难晓倒颠颠:意思是阴阳的道理难以理解,使人感到迷惘不安
巫山一段云·催衲袄 【注释】 昨夜西风紧:西风,指秋天的风。 今朝秋意深:今天天气转凉,秋天的气息更浓了。 道人:道士。 降心:降低心性,这里指降低欲望、节制自己。 寒暑亦难禁:无论春夏秋冬,气候都很难控制。 衲袄(nàoǎo):僧尼所穿的宽大的衣服。 宽大:宽松舒适,便于活动。 昼披夜盖:白天穿在外面,夜晚盖上被子保暖。 一衣犹恐不销任:一身衣服还不足以抵御寒冷。 其他:其他衣物。 赏析:
【诗句释义】 这首词是一首赠给龙虎夫人的七言诗。前两句描述了作者在北海和赤城之间的游历过程,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理解。 【译文】 北海功还未圆满,赤城行已周游。一身清静永忘忧。何处得闲愁? 四十天当不惑,事事谙来明白。乐知知命保安和。真理本无多。 【注释】 ①巫山一段云:这是一首赠给龙虎夫人的诗,全诗共四句。“巫山一段云”是这首诗的题目。 ②北海: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③赤城
青玉案 浮华莫恋心归道。渐得通玄妙。清静功圆心地了。高登彼岸,清凉永占,更没闲烦恼。 长春真境仙无老。咫尺洞天谁能到。心上尘清都一扫。琳宫仙院,乘风清兴,游宴蓬莱岛。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 浮华莫恋心归道。渐得通玄妙。 浮华不要迷恋,回归内心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逐渐领悟了通达自然的道理。 清静功夫圆满,内心世界就清净了。 登上了彼岸,永远保持清凉的状态,没有多余的烦恼。 长春真境仙无老
巫山一段云·戒无明 注释:一点光明大,三千业障深。劝君闻早细搜寻。莫待祸来侵。触处将身回转。慧性能生方便。这些消息汝还知。便是上天梯。 赏析:这首诗是佛教禅宗的诗篇。它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佛法的信仰。 "一点光明大,三千业障深" 这两句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苦难。这里的“一点光明”是指人的本性或佛性,即内在的、纯净无垢的智慧;而“三千业障”则是指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和困扰
【注释】 1.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2.逍遥西海宾:指在西海居住的客人。 3.自全真:自己保全了真性。 4.风月永为邻:永远与美好的自然相伴。 5.识破浮华虚假:看清世俗名利的虚幻。 6.望云星马:指羡慕天上的云和星星。 7.龙骖(cān):龙的马,这里比喻拄杖。 8.稳步上高岑:一步步攀登到高处。 【赏析】 此词是写游历名胜,观赏美景而有所领悟的作品。首句“自在三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