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显清虚妙,释明智慧深。仲尼仁义古通今。三圣一般心。
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注释:
- 巫山一段云 · 劝世:以《诗经》中的“桑扈之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命运归宿的深刻思考。
- 道显清虚妙:强调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清静无为。
- 释明智慧深:表达了佛教教义中的智慧和觉悟,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仲尼仁义古通今:指孔子的教导在古代和现代都具有普遍意义,强调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 三圣一般心:指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共同拥有一颗平等的心,强调了修行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 不认忘名默悟: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而不注重名利的心态,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 只解分门别户:指人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随他人或被外界干扰。
- 一朝合眼见前程: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看清前方的道路并勇敢前行。
- 悔恨不圆成:指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往往会有后悔的情绪,但最终需要勇敢地做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他赞扬了道教的清静无为、佛教的觉悟智慧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同时,他批评了那些只关注名利而忽视内心修养的人,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智慧和觉悟。最后,他认为人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又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