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修真士,西岩放旷人。别师迢递过关津。物外不沾尘。
学道须凭决裂。一片真心如铁。九年功满步云霞。三岛是吾家。
巫山一段云
北海修真士,西岩放旷人。别师迢递过关津。物外不沾尘。
学道须凭决裂。一片真心如铁。九年功满步云霞。三岛是吾家。
注释:
- 巫山一段云:这是一首诗词的名称,作者不详。
- 北海修真士:北海,指代道士修行的地方。修真士,指修炼成仙的人。
- 西岩放旷人:西岩,指代隐居在山上的人。放旷,指豁达开朗,不受拘束。
- 别师:告别师傅。
- 过关津:经过关口。
- 物外不沾尘:物外,指超脱世俗之外。不沾尘,不受世间的污染。
- 学道:学习道教的道理。
- 决裂: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 一片真心如铁:形容真诚坚定,如同铁一般坚固。
- 九年功满步云霞:形容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达到了目的。
- 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修真者的作品。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修真者的修炼过程和他们的精神境界。
诗人对修真者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北海修真士,西岩放旷人”两句,展现了修真者在自然环境中修炼的情景。这里的“北海”和“西岩”分别代表不同的地理环境,而“修真士”和“放旷人”则代表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追求。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修真者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诗人通过“别师迢递过关津”这一句,描绘了修真者离别家乡、踏上修行之路的场景。这里的“别师”指的是告别自己的师傅,而“迢递”则表示路途遥远。过关津则暗示了修真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个场景不仅描绘了修真者的决心和毅力,也表达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期待。
诗人以“物外不沾尘”来强调修真者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这里的“物外”指的是超越物质世界之外的状态,“不沾尘”则表示不受世俗的污染和影响。这种精神境界是修真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他们能够达到成功的关键。
诗人以“学道须凭决裂”来表达修真者必须坚定决心和意志才能成功的道理。这里的“决裂”指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是修真者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修炼目标。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修真者的生活和修行过程。通过对他们的描述和赞扬,诗人表达了对修真者的敬佩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对于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