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麒祥
【诗句】 并文正应时而出,雨花台畔,战绩犹存,不独晋粤两疆,困苏嗷雁,秩宗三礼,业炳咨夔,威望震华夷,世爵允宜盟铁券; 溯先君敦好以来,风木庭前,乔荫幸托,讵料牛斗槎渺,才送司农,箕尾星沉,又伤太傅,大江流日夜,悲声何忍听铜琶。 【译文】 曾国荃的功绩如同文正公一样,在雨花台畔,他的战绩依然存在。他不仅为晋和粤两地带来安宁,还使苏地得以免受敌人的欺凌。他遵循的三礼制度也如星辰般璀璨
这首诗是挽郭嵩焘的。郭嵩焘(1818年-1891年),字伯琛,湖南湘阴人,清朝后期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于道光二十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元年,任广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同治二年,任广西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光绪元年,改官礼部尚书,次年任总理衙门大臣。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学兼汉宋,业贯中西,七十年呕尽婆心,总效河间求实际”
【解析】 题干所给诗句为五律,内容大意为:与先君道义论交,开始参戎幕,继总师干,出处本同途,惟我公绩懋中兴,媲美汾阳兼寿考;在小子驰驱感激,昔侍酒泉,今从海峤,裁成荷逾分,恸此日星沉五丈,空瞻遗像肃清高。 颔联“出处本同途”意为:我和你出仕的时机和途径相同。颈联“裁成荷逾分”意为:我和你承担的责任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尾联“恸此日星沉五丈,空瞻遗像肃清高”意为:悲痛这一天星沉落了五尺远
刘麒祥,清代诗人,与先君道义论交,始参戎幕,继总师干。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政治氛围。 在了解刘麒祥的生平和作品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他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地位。刘麒祥生活在清朝末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