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华阴古迹二首其二 回溪 回溪非故隘,九虎失西东。 惟有黄金匮,依然又省中。 注释:回到溪谷并非因熟悉变得陌生,失去的是九只凶猛的老虎。现在只剩下一只金黄色的箱子,它依然在官府的库房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通过回顾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诗中的“回溪”、“九虎”等意象,既展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注释: 不去 其三 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 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译文: 想去投奔海岛询问田横的消息,却怨恨三齐的道路不平。记得曾经在安平门下做客,当时还见过火牛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的诗篇。首句“欲投海岛问田横”,诗人以田横自比,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情感。田横是秦末汉初著名的反秦义士,他曾与刘邦共同起兵反秦
【注释】 一旦:突然。传烽(hōnɡ):古代边境用烟火传递军情的烽火。法宫:皇帝所居的皇宫。罢朝辞庙:退朝后离开宗庙。御衣:帝王的衣服。丹书字:用朱砂写成的文字,即诏书。嵇侍中:指东晋时人嵇绍,他曾任侍中官。此诗是讽刺那些身居高官却无作为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宫廷中一些身居高官而无所事事者,揭露了他们荒废政事、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丑行。诗中“千官”指朝廷中各级官员
【注释】: 苍黄:惊慌。 二子:指推官的两个儿子。执后:抓住我。经营:处理,筹划。未得也:不得手。 而二子死矣:两个儿子已经死了。 其二:第二首诗的篇名。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一位老翁因失去爱子悲痛欲绝,从城门口匆匆奔出,在昏黄的月色中,他手持一柄白刃(白布包裹着锋利的刀),向松江江口走去,准备在那里招魂以祭奠他的爱子。全诗用笔简练,语言朴素
以下是对《塞下曲·其二》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一从都尉生降去 - 释义:自从我成为都尉后,便开始了一场降职的生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失望和无奈。通过“降去”,暗示了作者从高官降为普通军官的过程,体现了官场的无常和人生的多变。 2. 译文:夜夜魂随塞雁芦 - 释义:夜晚,他的魂魄总是伴随着塞外雁群和芦苇而飘荡。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注释】 赵信城:汉赵信侯的封地,今陕西省神木县。塞下曲:唐时边塞歌辞的一种,内容多是边关战事、征夫思乡等。其一:第一首。即今:如今。莺花:指春天的景物,莺啼花开,花繁叶茂。梦里人:梦游江南之人,这里指远离家乡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征夫思乡之情的七绝。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得十分紧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塞下曲 其一”:塞下曲,边塞民谣。塞,指边境;下
注释: 曾经阅读过秋天的诗篇,想为田园生活作打算。 听说有两位头发已经斑白的人,他们才三十二岁。 译文: 我曾经读过秋兴诗篇,想为田园生活作打算。 听说有两位头发已变白的人,他们年龄只有二十几岁
【注释】 不:通“勿”,不要的意思 其:古地名,在今安徽凤阳东北。 黄巾起义:汉末农民大起义之一,公元184年东汉灵帝刘宏死后,宦官、外戚争权,人民不堪忍受暴政,聚众起事,后发展成为大规模战争,史称“黄巾起义”。 郑康成:郑玄(127年~203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胶县西)人。东汉时期著名儒家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官至太傅,世称“郑太傅”,与马融、卢植、韩敕并称为“三司”。有《易注》
【注释】 1. 推官:唐代的官职,相当于州郡太守。二子:指王徽之和大儿子王献之。执后:即王徽之,字季野。 2. 经营:筹划策划。 3. 白登诗:《汉书·高帝纪》载,刘邦曾对萧何说:“陈平虽善用奇计,如能安刘,吾亦喜。”萧何答:“陛下与臣计,亡异长者(指张良)也。”刘邦说:“君若顾我则幸矣。”萧何说:“然”,遂解衣衣上之印绶,封之为侯;又“让不受,曰:‘始起兵时,不自量,然后知计未足恃,招贤纳士
注释: 1. 不去:指不辞行。 2. 其二:第二首诗。 3. 江津(jīn jī):古水名;在今江苏铜山西北。伍员: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为吴国大将。 4. 秋风:秋风吹来。垄上:田垄上。徐君:指徐偃王,战国时齐国人。 5. 偶来:偶尔来到。圯(yí)下:桥下,指桥下老人授剑给张良的地方。黄石公:黄石公即汉初的圯桥老人张良。 6. 便:就。山中:指隐于山中的仙人。卧白云:《列子·周穆王篇》载